新华社努瓦克肖特7月20日电 题:“友谊”工程推动中毛合作不断深化
新华社记者司源
“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7月初,在位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孔子学院教室里,中文教师李漠正带领学生们合唱《友谊地久天长》,悠扬的旋律传递着跨越语言与国界的情谊。
“这首歌大家都会唱,正如中毛之间的友谊,历久弥新。”李漠说。
中国与毛里塔尼亚1965年7月19日建交。60年来,“友谊”成为贯穿两国合作的关键词——友谊港、友谊医院、中毛友谊立交桥……
努瓦克肖特自治港又称友谊港,位于大西洋沿岸、被誉为毛里塔尼亚“经济之肺”。港口由中企承建,1986年正式投入运营。
友谊港建设前,毛里塔尼亚几乎无天然港湾、物资匮乏,施工条件极为艰难,欧洲人认为这里根本不适宜建设港口。友谊港的建成,被毛方视为国家经济独立的象征。
“没有港口,我们国家许多发展项目根本无法实施。深水港的建成促进了工业设备、生活物资的进口,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友谊港港务局顾问费萨尔·拜鲁克说。他曾被派往中国留学,学习港口管理。
近年来,在中方持续支持下,友谊港不断扩容升级。港务局商务经理艾哈迈杜·穆赫塔尔·盖伊德介绍,2024年港口年吞吐量达612万吨,年集装箱处理量达23万个标准箱,承担全国约八成对外贸易。
“如今,港口不仅服务毛里塔尼亚全国,更促进了面向马里等内陆国家建设内陆港,并规划在港区设立经济特区,以支持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发展。”盖伊德说,“港口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方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