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应搁置“快速恢复制裁”程序

2025-07-19 07: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德黑兰7月18日电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欧盟或英法德三国应该搁置“快速恢复制裁”程序等“过时的威胁施压政策”,并强调任何新一轮谈判只有在“对方准备好达成核协议”时才可能展开。

阿拉格齐表示,他17日晚与英法德三国外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举行联合视频会议时重申,是美国、而不是伊朗退出2015年由欧盟协调、历经两年谈判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美国、而不是伊朗“在今年6月离开谈判桌并转而选择军事选项”。

他强调,任何新一轮谈判只有在对方准备好达成“公平、平衡且互利的核协议”时才有可能。如果欧盟或英法德三国希望发挥作用,就应负责任行事,“搁置过时的威胁施压政策,包括毫无道义和法律依据的‘快速恢复制裁’程序”。

法国外交部17日说,英法德三国外长在会中向伊朗表明启动“快速恢复制裁”程序的决心,敦促伊朗尽快恢复核谈判。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务卿鲁比奥14日与英法德外长进行电话会商,同意将8月底设定为伊朗与美国达成核协议的最后期限,否则英法德三国将启动该程序,恢复对伊朗制裁。

在阿曼斡旋下,美国和伊朗自今年4月以来举行了五轮间接谈判,双方在若干核心议题上分歧巨大。第六轮谈判原定于6月15日举行,因以色列突袭伊朗而取消。以伊12天军事冲突期间,美国轰炸伊朗三处主要核设施,伊朗出于报复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导弹打击。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孙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伊朗外长:应搁置“快速恢复制裁”程序

2025年07月19日 07: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德黑兰7月18日电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欧盟或英法德三国应该搁置“快速恢复制裁”程序等“过时的威胁施压政策”,并强调任何新一轮谈判只有在“对方准备好达成核协议”时才可能展开。

阿拉格齐表示,他17日晚与英法德三国外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举行联合视频会议时重申,是美国、而不是伊朗退出2015年由欧盟协调、历经两年谈判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美国、而不是伊朗“在今年6月离开谈判桌并转而选择军事选项”。

他强调,任何新一轮谈判只有在对方准备好达成“公平、平衡且互利的核协议”时才有可能。如果欧盟或英法德三国希望发挥作用,就应负责任行事,“搁置过时的威胁施压政策,包括毫无道义和法律依据的‘快速恢复制裁’程序”。

法国外交部17日说,英法德三国外长在会中向伊朗表明启动“快速恢复制裁”程序的决心,敦促伊朗尽快恢复核谈判。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务卿鲁比奥14日与英法德外长进行电话会商,同意将8月底设定为伊朗与美国达成核协议的最后期限,否则英法德三国将启动该程序,恢复对伊朗制裁。

在阿曼斡旋下,美国和伊朗自今年4月以来举行了五轮间接谈判,双方在若干核心议题上分歧巨大。第六轮谈判原定于6月15日举行,因以色列突袭伊朗而取消。以伊12天军事冲突期间,美国轰炸伊朗三处主要核设施,伊朗出于报复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导弹打击。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