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贸易不确定性 全球市场“逆风”而行

2025-07-12 07: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冰玉

本周,全球市场迎来新一轮贸易不确定性冲击。不过,全球市场似乎已对此“免疫”,主要股指不惧扰动,延续上涨态势。

不同于4月初美国贸易政策掀起全球金融市场“惊涛骇浪”,近期美股屡创新高。业内人士认为,“TACO交易”策略的深入人心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亚太股市也联袂上行。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表示,市场对贸易不确定性扰动的反应钝化,经济基本面的权重或将抬升。在此背景下,中国股市展现韧性,产业端的催化或为“更高更久”的上涨打开空间。

全球市场波澜不惊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向日本、韩国、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并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当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收跌近1%,而这不足1%的下跌幅度远远小于4月初的跌幅。本应受影响最大的亚洲股市也“逆风”上涨,北京时间7月8日,中日韩股市高开高走。

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向8国发出关税信函。当地时间10日,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与4月美国金融市场“股债汇”三杀的情况截然不同,尽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阴霾再度笼罩市场,美股依旧有所表现。截至当地时间7月10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续创新高。

美债市场方面,“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日波动趋于平缓,390亿美元十年期美国国债拍卖需求强劲,进一步促使收益率走低。

亚太股市也呈现上涨态势。截至北京时间7月11日收盘,韩国KOSPI指数报3175.77点,较7月7日涨3.98%;恒生指数报24139.57点,涨0.46%;上证指数报3510.18点,日内最高触及3555.22点。

“TACO”交易模式延续

对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冲击,市场似乎并未将其解读为利空。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缘于“TACO交易”或已深入人心。

所谓“TACO交易”,是指基于美国贸易政策行为模式的套利交易策略,意指“特朗普总是会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廖静池表示,“TACO交易”的逻辑在于,每当美国宣布严苛关税或外交博弈政策,市场常常大跌,但随后不久美国谈判态度可能缓和,市场往往触底,后续大概率出现修复。换言之,美国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4月以来,市场经过了多轮‘TACO交易’洗礼,资金完全‘免疫’事件冲击,市场情绪未受明显冲击。在美股下跌时存在较强的投机性买盘。”中信建投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表示。

关于“TACO交易”出现的深层原因,廖静池认为:一是美国的博弈策略“求其上者得其中”,以最终达成谈判为目标,或倾向于先进行“压力测试”,再退一步和谈;二是美国寻求在多重目标之间博弈平衡,而其不同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不可能三角”,例如财政赤字收敛须“开源节流”,但两端均对美国财政收支改善难以形成贡献;三是非美经济体在谈判中的话语权提升,例如制造业的崛起使中国在博弈中拥有更多底气和筹码,美国“极限施压”难以为继。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表示,随着市场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套路愈发熟悉,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对于市场波动的贡献越来越小,对于股市风险偏好的扰动有限。

经济数据对资产定价权重将抬升

“TACO交易”还能延续多久?廖静池表示,市场对贸易不确定性扰动的反应钝化,新一轮“TACO交易”弹性或有限。

“展望三季度,预计‘TACO交易’可能延续,但波动率较二季度将大概率收敛,美国经济数据对资产的定价权重将抬升。”廖静池称。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认为,短期内美国经济基本面对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催化作用有限。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虽然迎来了一轮修正,但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滞胀的阴影,债务供需失衡以及美联储的独立性问题都可能成为新的波动之源。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还认为,A股比美股更有“底气”,产业端的催化或为“更高更久”的上涨打开空间,“相较4月以来美股在大跌后的‘填坑’,A股在这轮‘底部抬升’中彰显的韧性,一方面得益于类‘平准基金’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也受益于人工智能等产业端利好的持续释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无惧贸易不确定性 全球市场“逆风”而行

2025年07月12日 07: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冰玉

本周,全球市场迎来新一轮贸易不确定性冲击。不过,全球市场似乎已对此“免疫”,主要股指不惧扰动,延续上涨态势。

不同于4月初美国贸易政策掀起全球金融市场“惊涛骇浪”,近期美股屡创新高。业内人士认为,“TACO交易”策略的深入人心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亚太股市也联袂上行。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表示,市场对贸易不确定性扰动的反应钝化,经济基本面的权重或将抬升。在此背景下,中国股市展现韧性,产业端的催化或为“更高更久”的上涨打开空间。

全球市场波澜不惊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向日本、韩国、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并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当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收跌近1%,而这不足1%的下跌幅度远远小于4月初的跌幅。本应受影响最大的亚洲股市也“逆风”上涨,北京时间7月8日,中日韩股市高开高走。

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向8国发出关税信函。当地时间10日,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与4月美国金融市场“股债汇”三杀的情况截然不同,尽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阴霾再度笼罩市场,美股依旧有所表现。截至当地时间7月10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续创新高。

美债市场方面,“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日波动趋于平缓,390亿美元十年期美国国债拍卖需求强劲,进一步促使收益率走低。

亚太股市也呈现上涨态势。截至北京时间7月11日收盘,韩国KOSPI指数报3175.77点,较7月7日涨3.98%;恒生指数报24139.57点,涨0.46%;上证指数报3510.18点,日内最高触及3555.22点。

“TACO”交易模式延续

对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冲击,市场似乎并未将其解读为利空。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缘于“TACO交易”或已深入人心。

所谓“TACO交易”,是指基于美国贸易政策行为模式的套利交易策略,意指“特朗普总是会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廖静池表示,“TACO交易”的逻辑在于,每当美国宣布严苛关税或外交博弈政策,市场常常大跌,但随后不久美国谈判态度可能缓和,市场往往触底,后续大概率出现修复。换言之,美国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4月以来,市场经过了多轮‘TACO交易’洗礼,资金完全‘免疫’事件冲击,市场情绪未受明显冲击。在美股下跌时存在较强的投机性买盘。”中信建投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表示。

关于“TACO交易”出现的深层原因,廖静池认为:一是美国的博弈策略“求其上者得其中”,以最终达成谈判为目标,或倾向于先进行“压力测试”,再退一步和谈;二是美国寻求在多重目标之间博弈平衡,而其不同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不可能三角”,例如财政赤字收敛须“开源节流”,但两端均对美国财政收支改善难以形成贡献;三是非美经济体在谈判中的话语权提升,例如制造业的崛起使中国在博弈中拥有更多底气和筹码,美国“极限施压”难以为继。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表示,随着市场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套路愈发熟悉,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对于市场波动的贡献越来越小,对于股市风险偏好的扰动有限。

经济数据对资产定价权重将抬升

“TACO交易”还能延续多久?廖静池表示,市场对贸易不确定性扰动的反应钝化,新一轮“TACO交易”弹性或有限。

“展望三季度,预计‘TACO交易’可能延续,但波动率较二季度将大概率收敛,美国经济数据对资产的定价权重将抬升。”廖静池称。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认为,短期内美国经济基本面对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催化作用有限。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虽然迎来了一轮修正,但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滞胀的阴影,债务供需失衡以及美联储的独立性问题都可能成为新的波动之源。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还认为,A股比美股更有“底气”,产业端的催化或为“更高更久”的上涨打开空间,“相较4月以来美股在大跌后的‘填坑’,A股在这轮‘底部抬升’中彰显的韧性,一方面得益于类‘平准基金’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也受益于人工智能等产业端利好的持续释放”。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