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扬言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 特朗普已有继任人选?

2025-07-04 07:47 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连续发声,要求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并以“太迟先生”讽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2日,特朗普又以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要求国会调查鲍威尔为由头,喊话鲍威尔立刻辞职。

“‘太迟先生’应该立刻辞职!”特朗普2日喊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主席应该接受国会调查,这是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FHFA)说的。”

就在特朗普发文前,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比尔·普尔特呼吁国会调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控其最近在参议院就美联储总部翻修计划所作的证词“具有欺骗性”。

他发文“我请求国会调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的政治偏见以及他具有欺骗性的参议院证词,足以成为将他免职的理由。”但普尔特没有提供证据。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美联储总部的翻新工程成本飙升,并包含多项奢华设施。鲍威尔质疑报道“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误导性和不准确性”。

美联储主席坚称货币政策“非政治化”

几个月来,特朗普多次以美联储未能降息抨击鲍威尔。他曾表示,由于美联储没有降低利率,联邦政府一直在为其债务支付巨额利息。

作为回应,鲍威尔1日重申,美联储对进一步降息的前景保持观望态度,一切都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鲍威尔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宏观稳定。要成功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以一种完全非政治的方式来做。”

自去年12月上次降息以来,尽管特朗普施加压力,美联储一直保持基准利率不变。鲍威尔表示,美国政府出台的关税政策阻碍了美联储提前降息。鲍威尔称,基本上所有对美国通胀的预测都因关税而大幅上升。

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今年关税的上调可能会推高物价,并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我们的职责是确保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防止一次性物价水平上涨演变成持续的通胀问题。

特朗普施压鲍威尔 “继任者”浮出水面?

特朗普还以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话题对现任主席鲍威尔施压。当地时间7月1日,特朗普在总统专机上表示,他有“两个或三个人选”接替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但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有两三个首选人选。

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财政部长贝森特和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都在特朗普的考虑范围内。但白宫方面并未确认哪些人入围。

特朗普抛出“影子主席”威胁美联储独立

鲍威尔的任期应于2026年5月结束。根据美国法律,虽然美联储主席由美国总统提名,但美联储并不直接对总统负责,享有很高独立性。

美国《巴伦周刊》分析,在市场看来,特朗普提前选出美联储主席继任者可能为了缔造所谓的“影子美联储主席”。这一概念最早由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影子主席”可从侧面影响货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明年的一月份提名这个继任者,但现在如果提出“影子主席”的话,应该说“影子主席”比较容易受到白宫政治方面的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可能会受到削弱。他的观点也有可能和美联储现在的观点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市场的预期不稳和预期混乱。市场可能同时面对两种非常不同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政策立场,也会导致美联储现在释放的一些政策信号的引导效果打折扣。

美政府政策危及美元“避风港”地位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5日曾报道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今年夏季,或在9月、10月提名下届美联储主席。美元指数6月26日应声下跌0.7%至2022年年初的水平。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说,任何试图赶走鲍威尔或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施压的举动都可能导致美国市场进一步动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特朗普政府现在应该是出于对当前经济增长动能放缓、高利息环境下债务付息成本明显上升的两方面的担忧。相比关税风暴之前,美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政策不确定性推升了滞胀风险。6月18日,鲍威尔承认了企业的资本开支目前是疲软的。另外一方面是偿还利息这方面,我们看到2024年美国的债务利息支出总额超过一万亿美元。特别是目前特朗普政府都在力推“大而美”法案,从现有版本来看,将大幅度提高联邦债务,增加财政赤字。在此情况下,白宫对进一步压减利息支出的需求是更加迫切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受美国经济减速信号增多、贸易政策高度不确定、美联储独立性遭到干涉、日益加剧的财政担忧以及避险属性削弱导致投资转向黄金等因素影响,我们看到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自一月初的108持续跌至目前的96,一度创近三年来的最低位,跌幅超过了12%。这半年来,美元贬值的速度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再扬言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 特朗普已有继任人选?

2025年07月04日 07:47   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连续发声,要求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并以“太迟先生”讽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2日,特朗普又以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要求国会调查鲍威尔为由头,喊话鲍威尔立刻辞职。

“‘太迟先生’应该立刻辞职!”特朗普2日喊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主席应该接受国会调查,这是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FHFA)说的。”

就在特朗普发文前,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比尔·普尔特呼吁国会调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控其最近在参议院就美联储总部翻修计划所作的证词“具有欺骗性”。

他发文“我请求国会调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的政治偏见以及他具有欺骗性的参议院证词,足以成为将他免职的理由。”但普尔特没有提供证据。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美联储总部的翻新工程成本飙升,并包含多项奢华设施。鲍威尔质疑报道“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误导性和不准确性”。

美联储主席坚称货币政策“非政治化”

几个月来,特朗普多次以美联储未能降息抨击鲍威尔。他曾表示,由于美联储没有降低利率,联邦政府一直在为其债务支付巨额利息。

作为回应,鲍威尔1日重申,美联储对进一步降息的前景保持观望态度,一切都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鲍威尔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宏观稳定。要成功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以一种完全非政治的方式来做。”

自去年12月上次降息以来,尽管特朗普施加压力,美联储一直保持基准利率不变。鲍威尔表示,美国政府出台的关税政策阻碍了美联储提前降息。鲍威尔称,基本上所有对美国通胀的预测都因关税而大幅上升。

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今年关税的上调可能会推高物价,并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我们的职责是确保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防止一次性物价水平上涨演变成持续的通胀问题。

特朗普施压鲍威尔 “继任者”浮出水面?

特朗普还以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话题对现任主席鲍威尔施压。当地时间7月1日,特朗普在总统专机上表示,他有“两个或三个人选”接替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但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有两三个首选人选。

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财政部长贝森特和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都在特朗普的考虑范围内。但白宫方面并未确认哪些人入围。

特朗普抛出“影子主席”威胁美联储独立

鲍威尔的任期应于2026年5月结束。根据美国法律,虽然美联储主席由美国总统提名,但美联储并不直接对总统负责,享有很高独立性。

美国《巴伦周刊》分析,在市场看来,特朗普提前选出美联储主席继任者可能为了缔造所谓的“影子美联储主席”。这一概念最早由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影子主席”可从侧面影响货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明年的一月份提名这个继任者,但现在如果提出“影子主席”的话,应该说“影子主席”比较容易受到白宫政治方面的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可能会受到削弱。他的观点也有可能和美联储现在的观点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市场的预期不稳和预期混乱。市场可能同时面对两种非常不同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政策立场,也会导致美联储现在释放的一些政策信号的引导效果打折扣。

美政府政策危及美元“避风港”地位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5日曾报道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今年夏季,或在9月、10月提名下届美联储主席。美元指数6月26日应声下跌0.7%至2022年年初的水平。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说,任何试图赶走鲍威尔或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施压的举动都可能导致美国市场进一步动荡。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特朗普政府现在应该是出于对当前经济增长动能放缓、高利息环境下债务付息成本明显上升的两方面的担忧。相比关税风暴之前,美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政策不确定性推升了滞胀风险。6月18日,鲍威尔承认了企业的资本开支目前是疲软的。另外一方面是偿还利息这方面,我们看到2024年美国的债务利息支出总额超过一万亿美元。特别是目前特朗普政府都在力推“大而美”法案,从现有版本来看,将大幅度提高联邦债务,增加财政赤字。在此情况下,白宫对进一步压减利息支出的需求是更加迫切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馥伊:受美国经济减速信号增多、贸易政策高度不确定、美联储独立性遭到干涉、日益加剧的财政担忧以及避险属性削弱导致投资转向黄金等因素影响,我们看到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自一月初的108持续跌至目前的96,一度创近三年来的最低位,跌幅超过了12%。这半年来,美元贬值的速度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