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2025-07-02 07: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纽约7月1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国会参议院1日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法案内容包括延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让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纳税,削减在医疗保险和营养补助项目的投入,同时授权在打击非法移民和国防方面提供数千亿美元资金等。

参议院通过的这版法案还规定,美国从今年9月30日起将不再为电动汽车提供税收抵免,同时只有在2027年底前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可享受税收抵免。

此外,参议院版本的法案预计将美国债务上限进一步提高5万亿美元,高于此前众议院版本的数额。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众议院版本和参议院版本的法案从2025年到2034年将分别使美国赤字增加2.8万亿美元和近3.3万亿美元。此外,参议院版本法案中对医疗补助和平价医疗法案的修改将导致到2034年美国无保险人数增加近1200万。

一些民主党参议员指责参议院版本法案是“劫贫济富”。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说,该法案是“给亿万富豪阶层的礼物”。密歇根州联邦参议员加里·彼得斯说,该法案“鲁莽且不负责任”。

美国媒体报道,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正将美元对欧元汇率推向自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1日凌晨跌至96.50下方,为2022年2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安娜·西斯拉克说:“财政赤字、美元贬值、美联储主席继任者的不确定性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都对美元的避风港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美国国会众议院5月22日以一票优势艰难通过“大而美”法案。由于参议院对该法案有较大修改,参议院通过的版本还需要得到众议院的再次通过才能提交给美国总统签字并成为法律。特朗普日前呼吁国会在7月4日前通过这一法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2025年07月02日 07: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纽约7月1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国会参议院1日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法案内容包括延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让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纳税,削减在医疗保险和营养补助项目的投入,同时授权在打击非法移民和国防方面提供数千亿美元资金等。

参议院通过的这版法案还规定,美国从今年9月30日起将不再为电动汽车提供税收抵免,同时只有在2027年底前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可享受税收抵免。

此外,参议院版本的法案预计将美国债务上限进一步提高5万亿美元,高于此前众议院版本的数额。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众议院版本和参议院版本的法案从2025年到2034年将分别使美国赤字增加2.8万亿美元和近3.3万亿美元。此外,参议院版本法案中对医疗补助和平价医疗法案的修改将导致到2034年美国无保险人数增加近1200万。

一些民主党参议员指责参议院版本法案是“劫贫济富”。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说,该法案是“给亿万富豪阶层的礼物”。密歇根州联邦参议员加里·彼得斯说,该法案“鲁莽且不负责任”。

美国媒体报道,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正将美元对欧元汇率推向自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1日凌晨跌至96.50下方,为2022年2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安娜·西斯拉克说:“财政赤字、美元贬值、美联储主席继任者的不确定性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都对美元的避风港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美国国会众议院5月22日以一票优势艰难通过“大而美”法案。由于参议院对该法案有较大修改,参议院通过的版本还需要得到众议院的再次通过才能提交给美国总统签字并成为法律。特朗普日前呼吁国会在7月4日前通过这一法案。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