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占GDP比重“前所未见”?美财长专业水平遭吐槽

2025-04-08 07: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日前接受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塔克·卡尔森采访时称,出口占中国经济比重太高。然而,此番言论很快被网友扒出与事实不符,美国财长的专业水平因此受到质疑。

贝森特本月4日接受《塔克·卡尔森秀》栏目采访,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进行辩护。贝森特在节目中声称,“中国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是现代历史上最不平衡的,中国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之高前所未见”。

事实果真如此吗?名叫Nik、有2万多粉丝的网络大V查阅数据后发现,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6%下降至19.7%左右,美国这一比重为11%,日本21.8%,英国31.7%,德国43.4%,韩国44%,越南87.2%,法国34.3%,西班牙38.1%,意大利33.7%,土耳其31.9%,荷兰88.5%……全球平均值为29.3%。

Nik评论说,中国已经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是以国内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体。“这就是美国的财政部长,他的工作是了解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10个基本指标。让这样的人来管理经济,太危险了。”

记者查了一下,这位大V关于中国出口的数据与我官方数据稍有差异,但考虑到统计口径和汇率等因素,其数据还是相当靠谱的。

现年62岁的贝森特加入特朗普政府前,是一名对冲基金投资者,担任过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也曾在耶鲁大学任教。

据美国媒体报道,贝森特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曾就经济政策向特朗普提供建议。他曾说,“进入唐纳德·特朗普的内阁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不需要提出新政策”,而是“做总统希望你做的事情”。(记者:俞懋峰)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出口占GDP比重“前所未见”?美财长专业水平遭吐槽

2025年04月08日 07: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日前接受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塔克·卡尔森采访时称,出口占中国经济比重太高。然而,此番言论很快被网友扒出与事实不符,美国财长的专业水平因此受到质疑。

贝森特本月4日接受《塔克·卡尔森秀》栏目采访,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进行辩护。贝森特在节目中声称,“中国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是现代历史上最不平衡的,中国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之高前所未见”。

事实果真如此吗?名叫Nik、有2万多粉丝的网络大V查阅数据后发现,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6%下降至19.7%左右,美国这一比重为11%,日本21.8%,英国31.7%,德国43.4%,韩国44%,越南87.2%,法国34.3%,西班牙38.1%,意大利33.7%,土耳其31.9%,荷兰88.5%……全球平均值为29.3%。

Nik评论说,中国已经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是以国内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体。“这就是美国的财政部长,他的工作是了解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10个基本指标。让这样的人来管理经济,太危险了。”

记者查了一下,这位大V关于中国出口的数据与我官方数据稍有差异,但考虑到统计口径和汇率等因素,其数据还是相当靠谱的。

现年62岁的贝森特加入特朗普政府前,是一名对冲基金投资者,担任过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也曾在耶鲁大学任教。

据美国媒体报道,贝森特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曾就经济政策向特朗普提供建议。他曾说,“进入唐纳德·特朗普的内阁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不需要提出新政策”,而是“做总统希望你做的事情”。(记者:俞懋峰)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