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跨国企业高管纷纷到访中国,掀起一股“访华潮”。
这些来自电子信息、医药、半导体、汽车、航空、食品等诸多领域的跨国企业都认为,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供链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巨大机遇,投资中国就是与机遇同行。
许多跨国企业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正是中国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愿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深化创新合作,向中国乃至全球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谢希瑶、成欣、李鑫
设计:胡戈、栾若卉
近期,不少跨国企业高管纷纷到访中国,掀起一股“访华潮”。
这些来自电子信息、医药、半导体、汽车、航空、食品等诸多领域的跨国企业都认为,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供链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巨大机遇,投资中国就是与机遇同行。
许多跨国企业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正是中国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愿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深化创新合作,向中国乃至全球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谢希瑶、成欣、李鑫
设计:胡戈、栾若卉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