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挥舞“关税大棒”到一心谋取资源 美政府“交易外交”陷入僵局

2025-03-23 20:0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本质是“纯粹的交易”。从挥舞“关税大棒”到一心谋取资源,“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既咄咄逼人、又包罗万象,既适用于盟友、也适用于对手”。不过从实际情况看,特朗普政府的“交易外交”正陷入僵局,其根源在于特朗普只考虑美国自身利益。

  

  执政约两个月来,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方面四处出击,认为一切都可以谈,而促成交易的手段,正如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所言:既可以用“胡萝卜”,也可以用“大棒”。在乌克兰危机上,为促成双方谈判,特朗普政府威胁,俄罗斯若不参与谈判,就会面临美国制裁;乌克兰若不答应谈判,美国将停止援助。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政府警告哈马斯“将惹上大麻烦”,要求其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为解决所谓美国国内的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美国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挥起“关税大棒”。特朗普还盯上了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甚至不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

  

  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纳·图西指出,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是通过激化矛盾、极限施压,将局势推向灾难边缘,试图在最后一刻达成交易。但实际情况是,美国与俄乌两国有关停火方案的分歧显现,加沙地区战火重燃,多国反制美国加征关税,格陵兰岛民众反美情绪高涨。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交易外交”的实质不过是基于强权的胁迫外交,服务的是美国的一己私利;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不顾相关方诉求、胁迫其接受美国开出的条件。这样的外交手段即便能够达成“交易”,恐怕也难以持久。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挥舞“关税大棒”到一心谋取资源 美政府“交易外交”陷入僵局

2025年03月23日 20:0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本质是“纯粹的交易”。从挥舞“关税大棒”到一心谋取资源,“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既咄咄逼人、又包罗万象,既适用于盟友、也适用于对手”。不过从实际情况看,特朗普政府的“交易外交”正陷入僵局,其根源在于特朗普只考虑美国自身利益。

  

  执政约两个月来,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方面四处出击,认为一切都可以谈,而促成交易的手段,正如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所言:既可以用“胡萝卜”,也可以用“大棒”。在乌克兰危机上,为促成双方谈判,特朗普政府威胁,俄罗斯若不参与谈判,就会面临美国制裁;乌克兰若不答应谈判,美国将停止援助。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政府警告哈马斯“将惹上大麻烦”,要求其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为解决所谓美国国内的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美国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挥起“关税大棒”。特朗普还盯上了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甚至不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

  

  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纳·图西指出,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是通过激化矛盾、极限施压,将局势推向灾难边缘,试图在最后一刻达成交易。但实际情况是,美国与俄乌两国有关停火方案的分歧显现,加沙地区战火重燃,多国反制美国加征关税,格陵兰岛民众反美情绪高涨。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交易外交”的实质不过是基于强权的胁迫外交,服务的是美国的一己私利;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不顾相关方诉求、胁迫其接受美国开出的条件。这样的外交手段即便能够达成“交易”,恐怕也难以持久。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