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喜忧不一,部分关键指标下滑,叠加美国关税政策的潜在阴影,使各界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加大。一些市场人士甚至预期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经济不确定性仍在上升。
美国密歇根大学近日发布的初步调查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7.9,连续三个月下滑;与去年12月相比下降22%。调查显示,按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财富状况、政治派别和地域划分的所有群体普遍出现消费信心下降现象。尽管当前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但市场对个人财务、劳动力市场、通货膨胀、商业环境和股市等方面的预期出现恶化。政策和其他经济因素的高度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很难为未来作出规划。
此前,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8.3,较1月出现下降,并创下三年半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路透社认为,这表明企业和消费者对相关政策感到愈发不安。
通胀数据方面,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8%;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2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1%,高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设定的2%长期目标,但均低于市场预期0.1个百分点。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增幅创七个月以来最低水平,该数据也处在降温之中,但与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PCE价格指数相关的类别仍较为坚挺。
尽管通胀数据表现尚可,但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明显上升。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4.3%升至本月的4.9%,为2022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且连续三个月出现0.5个百分点或以上的“异常大幅上涨”。长期通胀预期则从2月的3.5%飙升至3月的3.9%,为1993年以来最大环比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