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技陷入创新焦虑

2025-02-18 07: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曾经拥有爱立信、诺基亚等熠熠星光的欧洲,如今已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相对滞后、陷入创新焦虑。美国帕兰蒂尔技术公司防务项目主管麦克·加拉格尔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说,欧洲人工智能和软件社区缺乏创新,欧洲发展模式的优势已经消失。

  美国政府现在推行的“美国优先”技术发展模式正加大欧美分歧,也让欧洲创新陷入窘境。作为曾经的科技强国摇篮,欧洲如今正站在技术发展的十字路口。

  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发展强劲,留给欧洲的位置还有什么?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局长克劳迪娅·普拉特纳在慕安会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通用人工智能竞赛15年前就已在英国开跑。2010年,“深层思维”公司就已在伦敦成立,这要比如今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的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领先了数年,然而“深层思维”却在多年后因被美国公司收购而举世闻名。

  类似这样“欧洲诞生、美国受益”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众多前沿技术领域,欧洲并非无所作为,甚至早有战略布局,但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欧洲科研成果转化道路漫长,进展缓慢。不少专家指出,科技领域的溃败,是欧洲最大的困境之一。

  从慕安会以及刚刚结束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等多个国际会议看,欧洲科技发展焦虑感正不断加剧,欧洲领导人越来越担心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被边缘化,失去话语权和影响力。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人工智能竞赛远未结束,但她也清楚地知道,“欧洲的模式仍需加速发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立即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大展拳脚。废止前总统拜登要求为人工智能企业制定监管规则的行政令;宣布打造迄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星际之门”;要求制定“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维持和增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德国信息技术智库“界面”高级政策研究员莉萨·泽德认为,特朗普正在改变美国对人工智能监管的态度,优先考虑国家安全和行业利益。

  明确的“美国优先”立场与欧盟对人工智能的严格监管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夏天,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今年2月,欧盟又出台有关《人工智能法案》的指南,明确人工智能“禁区”。

  负责创业、科研和创新的欧盟委员埃卡特里娜·扎哈里埃娃在慕安会上指出,欧洲一直在技术监管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但欧美“在技术监管方面存在分歧”。

  不断放宽限制的“美国优先”模式,给“安全优先”的欧洲模式造成不小压力,也让欧洲的科技政策陷入两难窘境: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使欧洲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监管不足带来安全和伦理风险,违背慕安会众多欧洲与会者强调的“价值观”。

  面对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加剧的分歧,一些欧洲专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寻求合作以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和窘境。

  中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被众多欧洲业内人士誉为激发人工智能创新的优秀案例。用更少的时间和成本开发出同等性能或类似性能的模型,这让在人工智能竞争中相对落后的欧洲开发者看到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合作的机遇。

  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共同创始人阿瑟·门施对媒体表示,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中国人工智能的突破为欧洲提供了启发,“从DeepSeek的成功看到了公司乃至欧洲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实现提升的希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欧洲科技陷入创新焦虑

2025年02月18日 07: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郭爽 李超 张章

  曾经拥有爱立信、诺基亚等熠熠星光的欧洲,如今已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相对滞后、陷入创新焦虑。美国帕兰蒂尔技术公司防务项目主管麦克·加拉格尔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说,欧洲人工智能和软件社区缺乏创新,欧洲发展模式的优势已经消失。

  美国政府现在推行的“美国优先”技术发展模式正加大欧美分歧,也让欧洲创新陷入窘境。作为曾经的科技强国摇篮,欧洲如今正站在技术发展的十字路口。

  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发展强劲,留给欧洲的位置还有什么?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局长克劳迪娅·普拉特纳在慕安会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通用人工智能竞赛15年前就已在英国开跑。2010年,“深层思维”公司就已在伦敦成立,这要比如今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的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领先了数年,然而“深层思维”却在多年后因被美国公司收购而举世闻名。

  类似这样“欧洲诞生、美国受益”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众多前沿技术领域,欧洲并非无所作为,甚至早有战略布局,但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欧洲科研成果转化道路漫长,进展缓慢。不少专家指出,科技领域的溃败,是欧洲最大的困境之一。

  从慕安会以及刚刚结束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等多个国际会议看,欧洲科技发展焦虑感正不断加剧,欧洲领导人越来越担心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被边缘化,失去话语权和影响力。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人工智能竞赛远未结束,但她也清楚地知道,“欧洲的模式仍需加速发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立即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大展拳脚。废止前总统拜登要求为人工智能企业制定监管规则的行政令;宣布打造迄今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星际之门”;要求制定“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维持和增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德国信息技术智库“界面”高级政策研究员莉萨·泽德认为,特朗普正在改变美国对人工智能监管的态度,优先考虑国家安全和行业利益。

  明确的“美国优先”立场与欧盟对人工智能的严格监管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夏天,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今年2月,欧盟又出台有关《人工智能法案》的指南,明确人工智能“禁区”。

  负责创业、科研和创新的欧盟委员埃卡特里娜·扎哈里埃娃在慕安会上指出,欧洲一直在技术监管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但欧美“在技术监管方面存在分歧”。

  不断放宽限制的“美国优先”模式,给“安全优先”的欧洲模式造成不小压力,也让欧洲的科技政策陷入两难窘境: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使欧洲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监管不足带来安全和伦理风险,违背慕安会众多欧洲与会者强调的“价值观”。

  面对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加剧的分歧,一些欧洲专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寻求合作以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和窘境。

  中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被众多欧洲业内人士誉为激发人工智能创新的优秀案例。用更少的时间和成本开发出同等性能或类似性能的模型,这让在人工智能竞争中相对落后的欧洲开发者看到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合作的机遇。

  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共同创始人阿瑟·门施对媒体表示,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中国人工智能的突破为欧洲提供了启发,“从DeepSeek的成功看到了公司乃至欧洲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实现提升的希望”。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欧洲科技陷入创新焦虑    2025年02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