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多:“吞并加拿大”是特朗普的“障眼法”

2025-01-13 07: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1月9日说,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抛出“吞并加拿大”言论是在用“障眼法”,意在转移外界对他打算向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的注意力。

  特鲁多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特朗普“非常擅长谈判,正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加征大约25%关税的讨论上转移开”。

  特朗普先前威胁,上任后即向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邻国及主要贸易伙伴出口至美国的全部产品征收25%的关税,直至毒品和非法移民从这两国流入美国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特鲁多指出,如果特朗普把威胁变为现实,美国消费者也将成为受害者:“原油、天然气、电力、钢、铝、木材、混凝土……美国消费者从加拿大购买的一切都会突然涨价。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这件事上。”

  “我们肯定会回应,就像我们几年前做的那样。”特鲁多说,意指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挥舞“关税大棒”后加方予以关税反制。

  美联社9日援引加方一名高级官员的说法报道,就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加征关税,加方正在制定报复性征税清单,对象包括美国的橙汁和钢产品。报道指出,特朗普常住地佛罗里达州大量出产柑橘及相关产品。

  为说服特朗普上任后不要对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特鲁多曾赴佛州海湖庄园拜会特朗普,却被后者调侃为“加拿大州州长”。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称要用“经济力量”将加拿大并入美国。

  特朗普这一言论遭到加拿大方面广泛反对。特鲁多9日接受采访时重申,加拿大并入美国“不会发生”,“我们定义自身最容易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不是美国人”。

  特鲁多本月6日宣布辞去执政党自由党领袖职务,将留任总理,直至自由党选出新领导人。 (惠晓霜 新华社专特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特鲁多:“吞并加拿大”是特朗普的“障眼法”

2025年01月13日 07: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1月9日说,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抛出“吞并加拿大”言论是在用“障眼法”,意在转移外界对他打算向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的注意力。

  特鲁多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特朗普“非常擅长谈判,正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加征大约25%关税的讨论上转移开”。

  特朗普先前威胁,上任后即向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邻国及主要贸易伙伴出口至美国的全部产品征收25%的关税,直至毒品和非法移民从这两国流入美国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特鲁多指出,如果特朗普把威胁变为现实,美国消费者也将成为受害者:“原油、天然气、电力、钢、铝、木材、混凝土……美国消费者从加拿大购买的一切都会突然涨价。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这件事上。”

  “我们肯定会回应,就像我们几年前做的那样。”特鲁多说,意指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挥舞“关税大棒”后加方予以关税反制。

  美联社9日援引加方一名高级官员的说法报道,就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加征关税,加方正在制定报复性征税清单,对象包括美国的橙汁和钢产品。报道指出,特朗普常住地佛罗里达州大量出产柑橘及相关产品。

  为说服特朗普上任后不要对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特鲁多曾赴佛州海湖庄园拜会特朗普,却被后者调侃为“加拿大州州长”。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称要用“经济力量”将加拿大并入美国。

  特朗普这一言论遭到加拿大方面广泛反对。特鲁多9日接受采访时重申,加拿大并入美国“不会发生”,“我们定义自身最容易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不是美国人”。

  特鲁多本月6日宣布辞去执政党自由党领袖职务,将留任总理,直至自由党选出新领导人。 (惠晓霜 新华社专特稿)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特鲁多:“吞并加拿大”是特朗普的“障眼法”    2025年01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