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12月3日至5日刊登题为《美国大规模产业政策时代》的系列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为了保障经济安全和实现脱碳,世界各国日益强化对特定产业的干预。美国向制造业提供巨额补贴,从中受益的地区经济有所增长,但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企业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等。本报记者到北美一线走访,探寻大规模产业政策带来的利弊。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在此建有尖端产品工厂。
据宜必思世界公司统计,亚利桑那州过去五年经济增长率在美国排第三。据美国普查局统计,2023年移居至亚利桑那州的人超过30万人,其中5万人来自国外。
拜登政府2021年至2022年出台相关法律,扶持半导体、电动汽车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在亚利桑那州,台积电和英特尔成为扶持对象。
不过,激进的产业政策在当地引发一系列问题。
已在亚利桑那州生活30年的出租车司机凯利叹息道:“房租三年内上涨20%,越来越多的人搬到郊外。”该州经济快速增长,呈显著通胀之势,2024年9月的实际工资水平比2020年4月下降7%。
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也存在矛盾。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伦·亨德里克斯说:“通过产业政策对特定行业进行集中投资,必然会剥夺其他领域的资源和劳动力。”
制造 电动汽车所必需的矿物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寻求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推进与伙伴国家构建供应链,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