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3日报道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9月23日刊登题为《去美元化只是时间问题吗?》的文章,作者是亚历杭德罗·马尔科·德尔庞特,内容编译如下:
过去三年,全球经济领域风云突变。经济政策建议、制裁和地缘政治调整引发了重大反应,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与以往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稳定时期一样,国际货币体系在短期内可能发生的转变引发了疑问。
在威斯康星州的一次竞选集会上,美国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强化了其“美国优先”言论,宣称要对来自任何脱离美元的国家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这一提议不仅反映了共和党、也反映了民主党的清晰逻辑。然而,美国通过关税和其作为“世界宪兵”的角色所造成的孤立状态,正开始影响其货币和经济。
美国的财政纪律逐步废弛,政府掀起近乎强制性的支出狂潮,以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偿还国债已成为美国预算中最大的项目。从1971年到2024年,美国国债从4000亿美元增长到35万亿美元,支付的利息甚至超过了年度国防开支。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对美元区有利和不利的几个关键方面:美元区的比例失调、地缘政治、不同货币的储备以及国际贸易。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能得出以下结论:尽管未必迫在眉睫,但逐步去美元化是不可避免的,而这和美国逐步丧失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和国际霸主地位如出一辙。
首先要研究的是美元的影响,及其与美国经济规模的关系、其在世界贸易、储备和金融中的作用。美元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2023年,美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份额约为24%,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约为10%。美元是世界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货币,约占国际交易的90%。在储备方面,美元以60%的份额遥遥领先,欧元以20%的份额紧随其后,而日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加元和人民币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霸主地位仍然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