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缘何大幅上涨

2024-07-30 07: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超市售卖的大米较年初涨价两成左右,6月糙米平均批发价创下约11年来新高。《日本经济新闻》说,当前米价涨势罕见。

  据记者观察,今年年初以来,日本超市售卖的大米涨价约20%,部分优质大米甚至涨价近两倍。有一款大米去年秋季的售价每60公斤约1.5万日元(约合703.5元人民币),今年5月达到2.9万日元(约合1367.9元人民币)。另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6月糙米平均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4%,创下自2013年8月以来最高纪录。

  千叶县市民吹户美南说,由于米价上涨太快,她决定边观察行情边调整每次购买量。大阪市民吉田利广说,米价上涨叠加日元贬值,生活成本增高。为节省开支,他的餐桌上增加了荞麦面、冷面等面食。

  米价猛涨也波及到餐厅经营。一些餐厅不得不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福岛县一家餐厅老板高桥直人说,餐厅用当地产优质米越光米制作饭团,虽然已经尽量节约用电和燃气,还是不得已做出涨价这一艰难决定。

  仙台食物银行是为生活困难人群发放食品的公益组织。该机构理事川久保尧弘说,受高温和大米涨价等因素影响,近来收到的大米捐赠大幅减少,“目前库存仅剩一个月的量”。该机构原本每次公益行动会给每名求助者发放3公斤大米,从6月起发放量减到2公斤。

  米价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目前日本大米供应不足。日本米商联合会4月至5月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的米店备货困难;80%的米店对库存感到担心,其中三成表示“严重担心”。另据日本媒体报道,长野县一超市大米货架上贴有“一个家庭限购一袋”的标识,店长神喰康太说,大米紧缺情况全国范围存在,“为让更多消费者买到大米,我们实施限购”。

  业内人士认为,日本眼下大米供需紧张背后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政府的生产调整政策控制了大米产量。考虑到大米消费量随人口减少而下降的国情,农林水产省通过给改耕其他农作物的农民发放补贴的方式控制大米产量。2023年,日本大米产量为661万吨,同比减少1.4%,创历史新低。

  其次,极端天气造成日本大米收成减少。日本市面上售卖的大米大多为前一年收获。日本去年夏天平均气温创下1898年有记录以来新高。酷暑导致大米品质差,知名的大米产地新潟县所受影响尤为严重。次等米虽然也能食用,但销售量有限,因此优质米价格相应上涨。

  第三,今年上半年访日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以大米为原料的寿司一直是外国游客喜爱的日本食物,大米需求随之增加。

  未来这波涨势是否还会持续?

  日本各地8月起陆续开始收获新米。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收获较早的宫崎县和鹿儿岛县,当地农协向农民支付的预付款同比增加了40%至50%,而去年对应的涨幅仅为5%至6%。一家日本大型大米经销商高管对媒体说:“过去30年,都没有如此剧烈的上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基于供给现状与早稻收购价格,以往5公斤新米一般标价1700至1900日元(约合80至89.4元人民币),而今年可能超过2000日元(约合94.2元人民币)。另外,今夏出现持续酷热天气,对大米收成的影响尚未可知。

  宫城大学名誉教授大泉一贯说,随着新米收获并流入市场,9月和10月日本米价有望回落。大泉一贯预计,明年此时米价可能更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日本米价缘何大幅上涨

2024年07月30日 07: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钟雅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超市售卖的大米较年初涨价两成左右,6月糙米平均批发价创下约11年来新高。《日本经济新闻》说,当前米价涨势罕见。

  据记者观察,今年年初以来,日本超市售卖的大米涨价约20%,部分优质大米甚至涨价近两倍。有一款大米去年秋季的售价每60公斤约1.5万日元(约合703.5元人民币),今年5月达到2.9万日元(约合1367.9元人民币)。另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6月糙米平均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4%,创下自2013年8月以来最高纪录。

  千叶县市民吹户美南说,由于米价上涨太快,她决定边观察行情边调整每次购买量。大阪市民吉田利广说,米价上涨叠加日元贬值,生活成本增高。为节省开支,他的餐桌上增加了荞麦面、冷面等面食。

  米价猛涨也波及到餐厅经营。一些餐厅不得不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福岛县一家餐厅老板高桥直人说,餐厅用当地产优质米越光米制作饭团,虽然已经尽量节约用电和燃气,还是不得已做出涨价这一艰难决定。

  仙台食物银行是为生活困难人群发放食品的公益组织。该机构理事川久保尧弘说,受高温和大米涨价等因素影响,近来收到的大米捐赠大幅减少,“目前库存仅剩一个月的量”。该机构原本每次公益行动会给每名求助者发放3公斤大米,从6月起发放量减到2公斤。

  米价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目前日本大米供应不足。日本米商联合会4月至5月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的米店备货困难;80%的米店对库存感到担心,其中三成表示“严重担心”。另据日本媒体报道,长野县一超市大米货架上贴有“一个家庭限购一袋”的标识,店长神喰康太说,大米紧缺情况全国范围存在,“为让更多消费者买到大米,我们实施限购”。

  业内人士认为,日本眼下大米供需紧张背后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政府的生产调整政策控制了大米产量。考虑到大米消费量随人口减少而下降的国情,农林水产省通过给改耕其他农作物的农民发放补贴的方式控制大米产量。2023年,日本大米产量为661万吨,同比减少1.4%,创历史新低。

  其次,极端天气造成日本大米收成减少。日本市面上售卖的大米大多为前一年收获。日本去年夏天平均气温创下1898年有记录以来新高。酷暑导致大米品质差,知名的大米产地新潟县所受影响尤为严重。次等米虽然也能食用,但销售量有限,因此优质米价格相应上涨。

  第三,今年上半年访日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以大米为原料的寿司一直是外国游客喜爱的日本食物,大米需求随之增加。

  未来这波涨势是否还会持续?

  日本各地8月起陆续开始收获新米。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收获较早的宫崎县和鹿儿岛县,当地农协向农民支付的预付款同比增加了40%至50%,而去年对应的涨幅仅为5%至6%。一家日本大型大米经销商高管对媒体说:“过去30年,都没有如此剧烈的上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基于供给现状与早稻收购价格,以往5公斤新米一般标价1700至1900日元(约合80至89.4元人民币),而今年可能超过2000日元(约合94.2元人民币)。另外,今夏出现持续酷热天气,对大米收成的影响尚未可知。

  宫城大学名誉教授大泉一贯说,随着新米收获并流入市场,9月和10月日本米价有望回落。大泉一贯预计,明年此时米价可能更高。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