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24日电(葛佳明)近日国际油价持续走弱,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四个交易日分别下跌约7%和约5%,WTI原油现货价格跌破80美元/桶关口,创一个多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师普遍认为,自OPEC+延长减产叠加季节性需求支撑,6月以来国际油价稳定在80美元/桶上方,但近期油价持续下行背后,“特朗普交易”的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华尔街关于“特朗普交易”的核心分歧在于特朗普一系列政策主张存在矛盾:一方面对内减税与对外加征关税将带来通胀上行的风险,但另一方面却称将实现低利率和弱美元。
面对上述矛盾,特朗普给出的应对策略是通过增产来压低能源价格,利用能源价格来控制通胀实现“弱美元”。
摩根大通在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未来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通过放松管制,进一步推动石油产量,预计将美国国内石油产量提高至300万桶/日。
但美国上游油气公司近些年战略出现转变,将重点从生产增长转向自由现金流,并通过股息和回购回馈股东,因此增产压价能否实现仍具有不确定性。
能源价格下行或成控制通胀的关键
分析师普遍认为,“特朗普交易”中与通胀相关的叙事是当前市场争论的焦点。与贸易、税收、移民等有关的政策,不仅不能压低通胀带来弱美元,还可能刺激通胀反弹使得“强美元”再现。
对此,特朗普给出的应对策略是通过扩产压低能源价格来对冲通胀上行的风险,解决目前市场对于远期通胀的困惑。
对于美国本土而言,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通胀,美国人现在对高物价极度厌恶。在CPI连续降温的背景下,美国家庭在交通和住宅用电成本等重要支出方面并没有得到太大缓解。因而对于特朗普而言,压低能源价格、控制通胀是政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