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5月19日刊登题为《拜登新关税政策对美企不利》的文章,作者是八十岛绫平、川上梓和多部田俊辅。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拜登政府5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新制裁关税。美国企业可能为此付出代价,包括被迫调整采购渠道和面临成本上涨问题。
加征关税的对象是电动汽车、电池、重要矿产、钢铁产品、半导体和光伏板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于近期公布详细清单。
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在美国此类产品中所占比例仅约4%,规模较小。相比之下,可以说拜登政府遵循了集中于特定领域的“小院高墙”原则。
不过,其中也包含或将造成重大影响的产品。典型例子是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材料石墨。对电池征收的关税税率将上调至25%,是现有水平的三倍。石墨关税也将上调。
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采用比例较高。其中车载锂电池是主流,中国占世界市场的六成份额。石墨则有七成依赖中国供应。
电池生产成本占电动汽车总成本的三四成。如果无法确保电池和石墨的替代采购来源,对于在美国国内生产电动汽车的制造商而言,成本增加将不可避免。
各制造商自特朗普前政府时代就推进构建不依赖中国的采购网络。在采购以石墨为原料的电池零部件负极材料方面,本田汽车公司将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合作。从材料到电池成品的一系列生产过程都在美国完成。
半导体的采购也可能受到影响。从当前来看,以2023年数据为例,从中国的进口额仅占美国半导体进口总额的5.9%。这是因为,自特朗普前政府启动制裁关税政策以来,从中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所占比例已下降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