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税和怯懦正把美国汽车制造商逼入深渊

2024-05-13 08:05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美国《华尔街日报》11日报道称,美国政府计划将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25%提高到100%。不久前,两国刚刚表示,将“加强”在气候相关问题上的合作,包括推广绿色能源。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官员准备在14日宣布的更高关税还将打击来自中国的关键矿物、太阳能产品和电池。作出这一决定前,拜登政府结束了对前总统特朗普启动的中国输美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的审查。今年 2 月,拜登还下令调查中国的“联网汽车”是否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据知情人士透露,官员们尤其关注电动汽车,他们预计将把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大约100%。到目前为止,现行关税实际上已经禁止了通常比西方制造的汽车价格更低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而且,美国汽车业并没有政客渲染的那么不堪。美联社援引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动汽车2022年占新车销量份额5.8%,2023年升至7.6%。

  但是,拜登政府官员、汽车制造商和一些议员担心,鉴于中国制造业的规模,25%的税率是不够的。

  对此,美国媒体质疑增加关税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关税和怯懦正把美国汽车制造商逼入深渊。”美国彭博社11日以此为题评论称,就在18个月前,拜登还在庆祝《通胀削减法》的通过,这项法案旨在振兴美国经济,并启动向零排放汽车和清洁能源的过渡。但现在,美国似乎失去当时的动力。“面对21世纪最大的挑战,美国却放弃了。”彭博社称。

  该文指出,福特汽车正在减少电池供应商的订单,这是该公司削减120亿美元电动汽车支出计划的一部分。特斯拉将裁员10%,并解散一个超级充电站团队。通用汽车公司已经连续两年未能实现电气化目标。彭博社还批评称,一个对资本主义的饥渴曾造就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国家,正在惊人地丧失勇气。“许多高管都安于受距离和关税保护的市场,又担心电气化和中国竞争所带来的痛苦转变。”

  美国媒体报道称,像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和许多其他行业团体也反对对中国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他们说,这些关税每年给服装、鞋类和旅游产品增加数亿美元的成本,对低收入消费者的影响尤为严重。

  彭博社评论称,那些想要购买价格实惠、清洁且创新的汽车的消费者将成为输家。“美国人民赢了,特殊利益集团输了。”拜登在宣布通胀削减法的消息时曾称。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事实恰恰相反。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媒:关税和怯懦正把美国汽车制造商逼入深渊

2024年05月13日 08:05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美国《华尔街日报》11日报道称,美国政府计划将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25%提高到100%。不久前,两国刚刚表示,将“加强”在气候相关问题上的合作,包括推广绿色能源。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官员准备在14日宣布的更高关税还将打击来自中国的关键矿物、太阳能产品和电池。作出这一决定前,拜登政府结束了对前总统特朗普启动的中国输美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的审查。今年 2 月,拜登还下令调查中国的“联网汽车”是否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据知情人士透露,官员们尤其关注电动汽车,他们预计将把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大约100%。到目前为止,现行关税实际上已经禁止了通常比西方制造的汽车价格更低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而且,美国汽车业并没有政客渲染的那么不堪。美联社援引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动汽车2022年占新车销量份额5.8%,2023年升至7.6%。

  但是,拜登政府官员、汽车制造商和一些议员担心,鉴于中国制造业的规模,25%的税率是不够的。

  对此,美国媒体质疑增加关税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关税和怯懦正把美国汽车制造商逼入深渊。”美国彭博社11日以此为题评论称,就在18个月前,拜登还在庆祝《通胀削减法》的通过,这项法案旨在振兴美国经济,并启动向零排放汽车和清洁能源的过渡。但现在,美国似乎失去当时的动力。“面对21世纪最大的挑战,美国却放弃了。”彭博社称。

  该文指出,福特汽车正在减少电池供应商的订单,这是该公司削减120亿美元电动汽车支出计划的一部分。特斯拉将裁员10%,并解散一个超级充电站团队。通用汽车公司已经连续两年未能实现电气化目标。彭博社还批评称,一个对资本主义的饥渴曾造就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国家,正在惊人地丧失勇气。“许多高管都安于受距离和关税保护的市场,又担心电气化和中国竞争所带来的痛苦转变。”

  美国媒体报道称,像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和许多其他行业团体也反对对中国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他们说,这些关税每年给服装、鞋类和旅游产品增加数亿美元的成本,对低收入消费者的影响尤为严重。

  彭博社评论称,那些想要购买价格实惠、清洁且创新的汽车的消费者将成为输家。“美国人民赢了,特殊利益集团输了。”拜登在宣布通胀削减法的消息时曾称。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事实恰恰相反。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