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18日报道,随着国内驱动因素在决定物价前景方面取代全球趋势,发达国家央行保持了四年的同步性可能将要减弱。
报道称,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采取通胀目标制的先驱,新西兰在确定货币政策趋势方面很有一手。这个国家可能故技重演,打破目前政策的一致性:交易员都在预计新西兰将加息;而按照澳新银行经济学家的说法,加息最早可能发生在2月28日。
各国央行的趋同性也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破裂。在美国,美联储对于市场押注近期将采取宽松政策采取抵制态度,通胀依然棘手以及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的证据已说服交易者接受美联储的立场。
欧元区去年勉强避免经济衰退,物价压力的下降速度超出预期,从而支持了主张提早降息者的观点。
交易商纷纷押注瑞士国家银行最早将于下个月降息。而英国仍在经历经济下滑和高通胀这种不可能更糟的局面,或许使英格兰银行处于最艰难的境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的最新一轮预测凸显了这些差异:美国前景改善,欧元区前景恶化,英国数据惨淡。
2月12日的一份报告显示,摩根大通的策略师建议客户利用美欧经济增长差距,选择投资美国股市、信贷、美元和德国国债。他们还预计,加拿大银行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仍将比全球其他央行更为鹰派。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米歇尔·布洛克2月6日在今年首次召开的董事会上说“不能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令预期该央行采取鸽派基调的市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