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多举措推动零售业转型

2024-02-21 07: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印度尼西亚央行近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在假日促销活动推动下,该国零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4.9%,创8个月来最大增幅。印尼零售商协会预测该国2023年全年零售业销售额增长率将达3.6%,2024年增长率将达3.7%—3.8%。

  长期以来,印尼零售业一直以社区菜市场、杂货店等传统零售业为主。咨询公司麦肯锡2021年的研究显示,印尼77%的零售通过传统渠道进行,超市和大卖场等零售渠道占比只有23%,其中超过半数是迷你超市。

  近年来,印尼政府不断挖掘国内市场消费潜力,推动零售业转型发展,鼓励外资进入印尼,已有多家国际零售巨头投资印尼市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印尼本地银行也积极推动电子支付,推出相关促销活动和消费信贷等。印尼不少热门景点周围的便利店及街边小摊,纷纷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

  作为印尼最大的零售行业组织,印尼零售商协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零售业转型发展。该协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等分享经验。协会还提供培训和认证服务,包括门店管理、销售技能、客户服务等,帮助会员提升零售管理能力。

  印尼线下零售火爆的同时,线上零售的发展也在加速。2017年,印尼政府发布首份“电子商务发展路线图”,旨在从国家层面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物流、融资、消费者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并指导不同部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项目。印尼政府还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鼓励国际电商平台投资印尼并实现本土化运营,同时向本国电商企业提供包括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多项优惠政策。近年来,不少印尼线下零售商开始拓展线上业务,印尼本土连锁便利店纷纷推出手机应用程序和购物网站等线上购物平台。

  数据统计平台Statista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尼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数字经济参与者,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820亿美元。印尼政府预计该国202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印尼贸易部部长祖尔基弗利·哈桑表示,近年来电子商务对印尼经济的贡献显著增加,该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雅加达2月2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1日 15 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印尼多举措推动零售业转型

2024年02月21日 07: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曹师韵

  印度尼西亚央行近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在假日促销活动推动下,该国零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4.9%,创8个月来最大增幅。印尼零售商协会预测该国2023年全年零售业销售额增长率将达3.6%,2024年增长率将达3.7%—3.8%。

  长期以来,印尼零售业一直以社区菜市场、杂货店等传统零售业为主。咨询公司麦肯锡2021年的研究显示,印尼77%的零售通过传统渠道进行,超市和大卖场等零售渠道占比只有23%,其中超过半数是迷你超市。

  近年来,印尼政府不断挖掘国内市场消费潜力,推动零售业转型发展,鼓励外资进入印尼,已有多家国际零售巨头投资印尼市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印尼本地银行也积极推动电子支付,推出相关促销活动和消费信贷等。印尼不少热门景点周围的便利店及街边小摊,纷纷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

  作为印尼最大的零售行业组织,印尼零售商协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零售业转型发展。该协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等分享经验。协会还提供培训和认证服务,包括门店管理、销售技能、客户服务等,帮助会员提升零售管理能力。

  印尼线下零售火爆的同时,线上零售的发展也在加速。2017年,印尼政府发布首份“电子商务发展路线图”,旨在从国家层面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物流、融资、消费者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并指导不同部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项目。印尼政府还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鼓励国际电商平台投资印尼并实现本土化运营,同时向本国电商企业提供包括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多项优惠政策。近年来,不少印尼线下零售商开始拓展线上业务,印尼本土连锁便利店纷纷推出手机应用程序和购物网站等线上购物平台。

  数据统计平台Statista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尼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数字经济参与者,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820亿美元。印尼政府预计该国202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印尼贸易部部长祖尔基弗利·哈桑表示,近年来电子商务对印尼经济的贡献显著增加,该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雅加达2月2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1日 15 版)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