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10日刊登题为《德国的“超级工业大国”时代即将结束》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去年秋天,在杜塞尔多夫的一个大而空的生产大厅里,号手的低沉音调伴随着一家百年工厂的最后一幕。
在摇曳的火光和火炬下,1600名即将失业的工人中的许多人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看着金属在轧机上变成完美的圆柱体。这是该工厂最后的产品——一根钢管。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种情景一再发生,凸显了德国面临的痛苦现实:它作为工业超级大国的日子可能即将结束。自2017年以来,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制造业产出一直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随着竞争力减弱而正在加快。
制造机械供应商基伊埃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克勒贝特说:“说实话,希望不大。我真的不确定我们能否阻止这一趋势。必须迅速改变很多东西。”
德国工业机器的基础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美国正在逐渐远离欧洲,并且寻求在气候投资方面与它的跨大西洋盟友展开竞争。中国正在成为更大的竞争对手,而不再是永不满足的德国商品买家。对一些重型制造商来说,最后的打击是大量廉价俄罗斯天然气断供。
除了全球动荡,柏林的政治瘫痪也在加剧长期存在的国内问题,比如基础设施破败、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官僚作风繁冗等等。
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本月早些时候在一次活动上说:“我们不再具有竞争力。我们越来越穷,因为我们没有增长。我们正在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