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3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1日刊登题为《随着非洲贸易接受其他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构成挑战》的报道,报道记者为杰万斯·尼亚比亚盖。报道编译如下:
当你降落在卢萨卡的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时,你能看到赞比亚首都的一块广告牌上印着推广中国银行服务的广告。
除赞比亚外,中国银行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设有分行,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有代表处。
中国银行在赞比亚设立了它的第一家非洲分支机构,允许客户存入甚至提取人民币。卢萨卡和基特韦(位于该国北部铜带地区的一个采矿小镇)的分行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矿业公司和移民提供服务。
最近,该银行还宣布其赞比亚的分支机构将帮助推动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这是中国在非洲推广人民币努力的一部分。
去年9月,中赞两国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双方将“为推动本币结算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在赞人民币清算行发挥更大作用”。
赞比亚是非洲第二大铜生产国,大部分铜出口到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
中国政府还鼓励非洲各国使用本国货币,还推动发行跨境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
去年,埃及发行价值35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熊猫债券。当时,埃及面临经济危机,导致美元和其他硬通货减少,决定选择不那么传统的借贷方式。同样面临债务偿还问题的肯尼亚也在考虑发行熊猫债券,以获得资金偿还其今年到期的20亿美元欧洲债券。
阿联酋前沿投资管理伙伴公司宏观战略主管查理·罗伯逊表示,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金融制裁,使得中国决心加快人民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