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开启密集议息 市场预期不断修正

2024-01-24 07: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佳怡

  全球央行开启密集议息,日本央行率先登场。1月23日,日本央行宣布,继续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维持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限保持在1%作为参考。

  此次日本央行“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分析人士称,实现稳定的物价上涨是日本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条件,但从近期数据来看,日本通胀呈现降温态势。

  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中唯一坚守负利率的央行,日本央行去年曾两度调整YCC政策,被业内视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前奏”。日本央行重要官员也多次公开发声,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一时间,市场对日本央行2024年结束负利率政策猜测不断。

  “日本央行去年两度调整YCC的动作是为今年的加息做铺垫,但具体时间点仍是个谜。”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日本央行保持负利率政策不变,将继续观望工资能否持续增长以刺激通胀率稳定在2%上方。日本央行同时下调2024财年的通胀预期,暗示“加息”的急迫性并不高。

  在接下来的近两周时间里,包括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等在内的多家央行将陆续公布开年首份利率决议,最新货币政策表态备受瞩目。

  作为本轮“加息周期”中的“主力军”,美英欧央行已连续多次维持利率不变。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在各大央行降息节奏和幅度的预期上大幅“抢跑”。但随着通胀回落遇阻、美英欧央行官员陆续发声引导,市场预期也在不断修正。

  市场预计,美英欧三大央行仍将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继续按兵不动的好处是有利于彻底掐灭通胀回升的可能。”陈杰瑞说,美英欧三大央行会在多大程度上打压市场的降息预期值得关注。

  自上周末以来,美联储已正式步入1月议息会议前的“噤声期”,投资者将从数据中获取更多线索。从数据日历上来看,本周四美国将公布去年第四季度GDP,周五将公布美国2023年12月PCE数据,通胀回落速度与经济保持韧性与否,或将决定美联储今年的降息时间表。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美联储在2024年具备一定“预防式降息”的空间,在基准情形下,预计美联储全年降息75个基点左右,首次降息或在二季度。但当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可能“走得过远”,未来一段时间,须警惕“紧缩交易”的阶段性上演,届时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可能保持高位甚至阶段性上行,美股也可能因估值压力而阶段性承压。

  PIMCO(品浩)北美经济学家卫艾婷(Tiffany Wilding)和环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波以斯(Andrew Balls)预计,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的开启将会滞后,更有可能在较临近2024年年中时开始降息(美联储可能稍早),但降息进程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加激进。预计日本央行今年将继续执行其温和加息的计划。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孙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球央行开启密集议息 市场预期不断修正

2024年01月24日 07: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佳怡

  全球央行开启密集议息,日本央行率先登场。1月23日,日本央行宣布,继续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维持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限保持在1%作为参考。

  此次日本央行“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分析人士称,实现稳定的物价上涨是日本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条件,但从近期数据来看,日本通胀呈现降温态势。

  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中唯一坚守负利率的央行,日本央行去年曾两度调整YCC政策,被业内视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前奏”。日本央行重要官员也多次公开发声,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一时间,市场对日本央行2024年结束负利率政策猜测不断。

  “日本央行去年两度调整YCC的动作是为今年的加息做铺垫,但具体时间点仍是个谜。”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日本央行保持负利率政策不变,将继续观望工资能否持续增长以刺激通胀率稳定在2%上方。日本央行同时下调2024财年的通胀预期,暗示“加息”的急迫性并不高。

  在接下来的近两周时间里,包括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等在内的多家央行将陆续公布开年首份利率决议,最新货币政策表态备受瞩目。

  作为本轮“加息周期”中的“主力军”,美英欧央行已连续多次维持利率不变。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在各大央行降息节奏和幅度的预期上大幅“抢跑”。但随着通胀回落遇阻、美英欧央行官员陆续发声引导,市场预期也在不断修正。

  市场预计,美英欧三大央行仍将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继续按兵不动的好处是有利于彻底掐灭通胀回升的可能。”陈杰瑞说,美英欧三大央行会在多大程度上打压市场的降息预期值得关注。

  自上周末以来,美联储已正式步入1月议息会议前的“噤声期”,投资者将从数据中获取更多线索。从数据日历上来看,本周四美国将公布去年第四季度GDP,周五将公布美国2023年12月PCE数据,通胀回落速度与经济保持韧性与否,或将决定美联储今年的降息时间表。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美联储在2024年具备一定“预防式降息”的空间,在基准情形下,预计美联储全年降息75个基点左右,首次降息或在二季度。但当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可能“走得过远”,未来一段时间,须警惕“紧缩交易”的阶段性上演,届时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可能保持高位甚至阶段性上行,美股也可能因估值压力而阶段性承压。

  PIMCO(品浩)北美经济学家卫艾婷(Tiffany Wilding)和环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波以斯(Andrew Balls)预计,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的开启将会滞后,更有可能在较临近2024年年中时开始降息(美联储可能稍早),但降息进程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加激进。预计日本央行今年将继续执行其温和加息的计划。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