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批华盛顿挥霍无度!美议员报告称政府过去一年滥用9000亿美元

2023-12-25 10:32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3日报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22日在一份年度报告中痛批华盛顿的挥霍无度,声称美国过去一年白白浪费掉纳税人高达900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这笔巨款要么被用于“离谱”的科研项目、要么在新冠疫情“救市”时期被投机者“薅了羊毛”,其他各类因工作疏忽、“乌龙事件”造成的浪费更是不一而足。

  据这份被媒体戏称为“年度浪费报告”的文件披露,美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曾推出过一项名为“工资保障计划”的救市项目,而这场价值8000亿美元的国家级救市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救济金被投机人士冒领。不少骗子发现只要伪造好雇员的身份信息,再用玩具“芭比娃娃”的形象“刷脸”即可认证,轻松骗取政府救济。保罗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个项目的AI识别系统堪称“愚蠢”。

  科研机构展开的一系列“无厘头”科研项目也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价值270万美元的专项研究中,相当一部分的项目资金用于研究“如何让猫在跑步机上直立行走”。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斥资47.7万美元研究如何让公猴“变性”,并检验这种手段是否能增强猴子对艾滋病毒的抗性。美国国防部因武器装备的保管不善,造成了1.69亿美元的巨大浪费。尤其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国防部还曾花费8000多美元采购了一个装龙虾用的水箱。

  在保罗看来,美国政府最大的资金浪费在于无节制的借债。他表示,2023财年,美国财政部仅在支付美债利息一项开支上就花了6590亿美元,而尤其讽刺的是“我们不但承担不起这笔债务,现在就连债务产生的利息”都要借钱偿还。保罗在报告中批评道,华盛顿至今仍在为“打不完的战争”无限制地投入金钱,眼看国家债务已经从30万亿美元增至34万亿美元,而两党仍在主张抬高债务上限。他在报告中说,以美国当前的借钱速度,相当于“每小时借2亿美元,每分钟300多万美元,每秒钟约5美元”,而这样的局面要归咎于美国政坛的“所有人”。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怒批华盛顿挥霍无度!美议员报告称政府过去一年滥用9000亿美元

2023年12月25日 10:32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3日报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22日在一份年度报告中痛批华盛顿的挥霍无度,声称美国过去一年白白浪费掉纳税人高达900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这笔巨款要么被用于“离谱”的科研项目、要么在新冠疫情“救市”时期被投机者“薅了羊毛”,其他各类因工作疏忽、“乌龙事件”造成的浪费更是不一而足。

  据这份被媒体戏称为“年度浪费报告”的文件披露,美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曾推出过一项名为“工资保障计划”的救市项目,而这场价值8000亿美元的国家级救市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救济金被投机人士冒领。不少骗子发现只要伪造好雇员的身份信息,再用玩具“芭比娃娃”的形象“刷脸”即可认证,轻松骗取政府救济。保罗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个项目的AI识别系统堪称“愚蠢”。

  科研机构展开的一系列“无厘头”科研项目也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价值270万美元的专项研究中,相当一部分的项目资金用于研究“如何让猫在跑步机上直立行走”。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斥资47.7万美元研究如何让公猴“变性”,并检验这种手段是否能增强猴子对艾滋病毒的抗性。美国国防部因武器装备的保管不善,造成了1.69亿美元的巨大浪费。尤其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国防部还曾花费8000多美元采购了一个装龙虾用的水箱。

  在保罗看来,美国政府最大的资金浪费在于无节制的借债。他表示,2023财年,美国财政部仅在支付美债利息一项开支上就花了6590亿美元,而尤其讽刺的是“我们不但承担不起这笔债务,现在就连债务产生的利息”都要借钱偿还。保罗在报告中批评道,华盛顿至今仍在为“打不完的战争”无限制地投入金钱,眼看国家债务已经从30万亿美元增至34万亿美元,而两党仍在主张抬高债务上限。他在报告中说,以美国当前的借钱速度,相当于“每小时借2亿美元,每分钟300多万美元,每秒钟约5美元”,而这样的局面要归咎于美国政坛的“所有人”。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