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网站上周的一篇报道称,国际邮政合作协会面向世界39个国家的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最近用过的跨境电商服务”选项中,中美电商平台占六成以上。报道称,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上,中国的Temu及希音等在向全世界销售产品。依托这样的平台,中国商品可以不通过国外厂商和中介,直接与全球的消费者建立联系。相比之下,几乎没有日本企业在国外广泛开展电商业务。日企的线上跨境销售一般选择入驻亚马逊等美国电商平台,但这一模式容易卷入价格竞争,也需要听命于平台的规则。面对中美两大竞争对手,日本企业需要在跨境电商方面“另辟蹊径”。
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eMarketer的预测,2023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92万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80%。调查显示,2023年电子商务在零售中所占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为20.2%,中国46.9%,美国15.8%,英国30.6%,而日本只有13.7%。随着世界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增长,日本企业也在加速推动跨境零售转型,在中小企业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过去,商品说明翻译、联络顾客、送货申报等跨境销售业务手续繁琐,对中小企业负担很大。日本电子商务公司的自动翻译、代办手续等服务正在普及,让中小企业更愿意参与其中。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使用或正在考虑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比大企业高出约10个百分点。不过,中小企业在信息收集和人才方面面临很多瓶颈。在线上零售率增长缓慢的背景下,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销售模式会较为容易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