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国家宣布注资“损失与损害”基金,这块“硬骨头”能被啃下来吗?
中新社阿联酋迪拜12月3日电(记者 庞无忌)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进入第四天。大会首日达成协议并启动的“损失与损害”基金曝出新进展,各国承诺的注资金额正在扩大。但这一基金能否真的兑现,仍面临多重质疑。
3日,COP28官方宣布,葡萄牙提出将为“损失与损害”基金提供500万欧元。根据国际环保机构统计,过去3天半来,已有阿联酋、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经济体陆续宣布为该基金注资,总金额已超过6亿美元。
据了解,“损失与损害”基金用于资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为他们在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中遭受的损失和损害提供资金支持。
“损失与损害”基金一度被视为气候大会谈判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关于钱的问题总是要争到最后一刻”,这是观察人士对历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评论。“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建立同样一波三折,直到去年COP27的最后一刻,各方才决议通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30日晚间对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就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表示欢迎,称其是实现“气候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此前评论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最关心的“损失与损害”问题,今年有了很大进展,“我们感到很高兴”。他表示,根据公约和法律协定的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现在又往前走了一步。“我们希望基金进一步增资,发达国家要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