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综述:欧元区经济仍复苏乏力

2023年10月25日 1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24日电 综述:欧元区经济仍复苏乏力

  新华社记者康逸

  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继今年第一季度零增长之后,二季度环比增长0.3%,专业机构普遍预计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不佳。随着冬季到来,欧洲能源供应短缺压力将再次凸显,或将令经济增长前景更加暗淡。

  荷兰国际集团24日发布报告说,欧元区经济仍普遍处于停滞状态,出现技术性衰退的风险增大。报告指出,标普全球公司当天公布的欧元区10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9月的47.2降至46.5,明显低于荣枯线50,显示出经济活动加速下滑。其中,制造业PMI维持在43.1,表明制造业继续萎缩;服务业PMI从48.7降至47.8,表明商业活动普遍走弱。

  荷兰国际集团欧元区高级经济学家贝尔特·科莱恩表示,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裁员,近几个月企业就业增长缓慢。10月PMI数据表明,在第四季度开始时,整体就业正在萎缩,服务业就业也出现停滞。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此前坦言,欧元区目前正经历“困难时期”。欧洲央行已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7%。

  目前,欧洲国家即将进入第二个缺乏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冬季。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削减对俄天然气进口,引发能源危机。2022年8月,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达到每兆瓦时294欧元,电价达到每兆瓦时474欧元。

  为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欧盟国家增加了从其他供应国的进口,同时削减了天然气使用量。挪威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国。欧盟国家也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其中美国的供应量居首位。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能源市场仍然脆弱。能源分析师表示,尽管天然气价格不太可能回到去年的创纪录高位,但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异常紧张,天然气价格仍有可能因今冬天气寒冷或供应紧张而上涨。

  欧盟委员会警告说,欧盟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速度仍然不够快。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2.5%,几乎是目前的两倍。

  能源供应紧张是本轮欧洲通胀高企的主要驱动因素,虽然当前欧元区通胀率已从去年10月的峰值下降,但欧盟统计局9月底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4.3%,仍明显高于2%的通胀目标。未来能源供应形势必将影响通胀走势,对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综述:欧元区经济仍复苏乏力

2023-10-25 1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24日电 综述:欧元区经济仍复苏乏力

  新华社记者康逸

  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继今年第一季度零增长之后,二季度环比增长0.3%,专业机构普遍预计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不佳。随着冬季到来,欧洲能源供应短缺压力将再次凸显,或将令经济增长前景更加暗淡。

  荷兰国际集团24日发布报告说,欧元区经济仍普遍处于停滞状态,出现技术性衰退的风险增大。报告指出,标普全球公司当天公布的欧元区10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9月的47.2降至46.5,明显低于荣枯线50,显示出经济活动加速下滑。其中,制造业PMI维持在43.1,表明制造业继续萎缩;服务业PMI从48.7降至47.8,表明商业活动普遍走弱。

  荷兰国际集团欧元区高级经济学家贝尔特·科莱恩表示,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裁员,近几个月企业就业增长缓慢。10月PMI数据表明,在第四季度开始时,整体就业正在萎缩,服务业就业也出现停滞。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此前坦言,欧元区目前正经历“困难时期”。欧洲央行已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7%。

  目前,欧洲国家即将进入第二个缺乏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冬季。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削减对俄天然气进口,引发能源危机。2022年8月,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达到每兆瓦时294欧元,电价达到每兆瓦时474欧元。

  为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欧盟国家增加了从其他供应国的进口,同时削减了天然气使用量。挪威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国。欧盟国家也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其中美国的供应量居首位。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能源市场仍然脆弱。能源分析师表示,尽管天然气价格不太可能回到去年的创纪录高位,但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异常紧张,天然气价格仍有可能因今冬天气寒冷或供应紧张而上涨。

  欧盟委员会警告说,欧盟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速度仍然不够快。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2.5%,几乎是目前的两倍。

  能源供应紧张是本轮欧洲通胀高企的主要驱动因素,虽然当前欧元区通胀率已从去年10月的峰值下降,但欧盟统计局9月底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4.3%,仍明显高于2%的通胀目标。未来能源供应形势必将影响通胀走势,对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朱晓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