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日本经济前景难言乐观

2023年09月22日 07:01   来源:工人日报   李清如

  阅读提示

  日本实际GDP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复苏趋势。然而,在内需持续疲弱的情况下,仅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恐难以为继,再加之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消解,日本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

  近日(9月8日),日本内阁府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统计修正值,日本实际GDP(季节调整值)环比增长率为1.2%,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复苏趋势。然而,在内需持续疲弱的情况下,仅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恐难以为继,再加之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消解,日本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

  外需拉动经济短期回升

  2023年第二季度,修正后的日本实际GDP增长率换算为年率达到4.8%,虽然比8月15日初次统计时的6.0%有所下降,但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且增长率达到过去三年中的较高水平。从金额来看,第二季度实际GDP季节调整值为558.6万亿日元,超过疫情前2019年各季度,说明经济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此轮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外需拉动。2023年第二季度,外需对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为1.8%,换算年率为7.1%。

  这一方面是由于半导体供给限制得到缓解,日本汽车出口大幅增加。2023年上半年,日本运输设备出口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4.2%,在日本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1.9%。

  另一方面,入境游客的增长带来服务出口的增加。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化,日本入境游客数量逐渐恢复,自2023年5月8日起,日本取消所有入境限制,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复苏。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访日外国游客消费额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7%和95.1%,其中第二季度入境消费额占GDP的比重接近1%,服务出口成为推动外需增加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否持续复苏仍是未知

  即使202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但宏观经济增长仍然承受着内外压力,能否顺利步入持续复苏轨道仍是未知数。

  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自2022年10月以来,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低于50大关,反映出全球制造业增长明显受阻。特别是,作为日本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的欧洲,2023年2月至8月PMI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通胀高企和汇率动荡严重拖累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同时,美联储激进货币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外溢效应,加剧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乃至世界经济减速的担忧。

  在此趋势下,日本制造业出口有可能受到较大阻碍,而服务出口中除中国游客之外的游客资源也已充分挖掘,继续追加的余地有限,依靠外需拉动经济持续性增长的模式面临困境。

  另一方面,居民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现象还在持续,作为内需支柱的私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均陷入负增长。

  与外需对经济增长做出显著贡献相对,2023年第二季度,内需对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度为-0.6%,换算为年率达到-2.4%。占GDP总额比重近六成的私人消费环比增长率降至-0.6%,占GDP总额比重超过15%的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率降至-1.0%。这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和企业投资造成压力所致。

  自2022年以来,日本物价持续上涨,剔除价格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之后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率在2022年为2.3%,2023年1-7月则平均为3.3%。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名义工资上升,但是名义工资增加的速度显著落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

  到2023年7月,日本实际平均工资已经连续16个月下降,且7月份实际工资下降幅度较6月份的下降幅度扩大了0.9个百分点。物价上涨超过工资增加的现象正在侵蚀居民生活,影响消费心理,进而挤压私人消费。而由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货成本增加,再加之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加谨慎。

  因此,内需疲弱和外需增长动力不足,均会影响日本未来经济走势,在“内外夹击”下,经济复苏之路不排除“半途折返”的可能。

  经济发展痼疾很难消解

  从长期来看,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痼疾几乎很难得到消解。

  自“泡沫经济”后的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而推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要素够改善的余地均非常有限,未来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会在一段时期内处于较低水平。

  在人口结构上,2022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362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29.0%;与此相对,0-14岁幼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下降至11.6%。2022年,日本新出生人口仅为77.75万人,自有记录以来首次降至80万以下。随着少子老龄化迅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萎缩等问题将逐渐显性化。

  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年金、医疗、护理等社会保障相关支出持续增长,导致社会保障费用膨胀,再加上疫情期间日本政府数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财政面临巨大压力。

  2022年度,日本国债余额已经突破1000万亿日元;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在内的一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2022年已经超过260%,说明财政状况在不断恶化。

  此外,长期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也逐渐凸显,自2022年3月美欧进入加息轨道以来,日元大幅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成为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长期债务问题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隐患将会不可避免的影响日本长期经济预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单晓冰)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涓浗缁忔祹缃戠増鏉冨強鍏嶈矗澹版槑锛�
1銆佸嚒鏈綉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缁忔祹缃戔€� 鎴栤€滄潵婧愶細缁忔祹鏃ユ姤-涓浗缁忔祹缃戔€濈殑鎵€鏈変綔鍝侊紝鐗堟潈鍧囧睘浜�
銆€ 涓浗缁忔祹缃戯紙鏈綉鍙︽湁澹版槑鐨勯櫎澶栵級锛涙湭缁忔湰缃戞巿鏉冿紝浠讳綍鍗曚綅鍙婁釜浜轰笉寰楄浆杞姐€佹憳缂栨垨浠ュ叾瀹�
銆€ 鏂瑰紡浣跨敤涓婅堪浣滃搧锛涘凡缁忎笌鏈綉绛剧讲鐩稿叧鎺堟潈浣跨敤鍗忚鐨勫崟浣嶅強涓汉锛屽簲娉ㄦ剰璇ョ瓑浣滃搧涓槸鍚︽湁
銆€ 鐩稿簲鐨勬巿鏉冧娇鐢ㄩ檺鍒跺0鏄庯紝涓嶅緱杩濆弽璇ョ瓑闄愬埗澹版槑锛屼笖鍦ㄦ巿鏉冭寖鍥村唴浣跨敤鏃跺簲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
銆€ 缁忔祹缃戔€濇垨鈥滄潵婧愶細缁忔祹鏃ユ姤-涓浗缁忔祹缃戔€濄€傝繚鍙嶅墠杩板0鏄庤€咃紝鏈綉灏嗚拷绌跺叾鐩稿叧娉曞緥璐d换銆�
2銆佹湰缃戞墍鏈夌殑鍥剧墖浣滃搧涓紝鍗充娇娉ㄦ槑鈥滄潵婧愶細涓浗缁忔祹缃戔€濆強/鎴栨爣鏈夆€滀腑鍥界粡娴庣綉(www.ce.cn)鈥�
銆€ 姘村嵃锛屼絾骞朵笉浠h〃鏈綉瀵硅绛夊浘鐗囦綔鍝佷韩鏈夎鍙粬浜轰娇鐢ㄧ殑鏉冨埄锛涘凡缁忎笌鏈綉绛剧讲鐩稿叧鎺堟潈浣跨敤
銆€ 鍗忚鐨勫崟浣嶅強涓汉锛屼粎鏈夋潈鍦ㄦ巿鏉冭寖鍥村唴浣跨敤璇ョ瓑鍥剧墖涓槑纭敞鏄庘€滀腑鍥界粡娴庣綉璁拌€匵XX鎽勨€濇垨
銆€ 鈥滅粡娴庢棩鎶ョぞ-涓浗缁忔祹缃戣鑰匵XX鎽勨€濈殑鍥剧墖浣滃搧锛屽惁鍒欙紝涓€鍒囦笉鍒╁悗鏋滆嚜琛屾壙鎷呫€�
3銆佸嚒鏈綉娉ㄦ槑 鈥滄潵婧愶細XXX锛堥潪涓浗缁忔祹缃戯級鈥� 鐨勪綔鍝侊紝鍧囪浆杞借嚜鍏跺畠濯掍綋锛岃浆杞界洰鐨勫湪浜庝紶閫掓洿
銆€ 澶氫俊鎭紝骞朵笉浠h〃鏈綉璧炲悓鍏惰鐐瑰拰瀵瑰叾鐪熷疄鎬ц礋璐c€�
4銆佸鍥犱綔鍝佸唴瀹广€佺増鏉冨拰鍏跺畠闂闇€瑕佸悓鏈綉鑱旂郴鐨勶紝璇峰湪30鏃ュ唴杩涜銆�

鈥� 缃戠珯鎬绘満锛�010-81025111 鏈夊叧浣滃搧鐗堟潈浜嬪疁璇疯仈绯伙細010-81025135 閭锛�

精彩图片
閸忓厖绨紒蹇旂ス閺冦儲濮ょ粈锟� 閿涳拷 閸忓厖绨稉顓炴禇缂佸繑绁圭純锟� 閿涳拷 缂冩垹鐝径褌绨ㄧ拋锟� 閿涳拷 缂冩垹鐝拠姘充粧 閿涳拷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 閿涳拷 娴滄帟浠堢純鎴n潒閸氼剝濡惄顔芥箛閸斅ゅ殰瀵板鍙曠痪锟� 閿涳拷 楠炲灝鎲¢張宥呭 閿涳拷 閸欏鍎忛柧鐐复 閿涳拷 缁剧娀鏁婇柇顔绢唸
缂佸繑绁归弮銉﹀Г閹躲儰绗熼梿鍡楁礋濞夋洖绶ユい楣冩6閿涳拷閸栨ぞ鍚敮鍌炴噷鐠囧搫绶ョ敮鍫滅皑閸斺剝澧�    娑擃厼娴楃紒蹇旂ス缂冩垶纭跺瀣€愰梻顕嗙窗閸栨ぞ鍚崚姘挬瀵板绗€娴滃濮熼幍鈧�
娑擃厼娴楃紒蹇旂ス缂冿拷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娴滄帟浠堢純鎴炴煀闂傝淇婇幁顖涙箛閸斅ゎ啅閸欘垵鐦�(10120170008)   缂冩垹绮舵导鐘虫尡鐟欏棗鎯夐懞鍌滄窗鐠佺ǹ褰茬拠锟�(0107190)  娴滅悂CP婢讹拷18036557閸欙拷

娴滎剙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11010202009785閸欙拷

日本经济前景难言乐观

2023-09-22 07:01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日本实际GDP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复苏趋势。然而,在内需持续疲弱的情况下,仅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恐难以为继,再加之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消解,日本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

  近日(9月8日),日本内阁府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统计修正值,日本实际GDP(季节调整值)环比增长率为1.2%,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复苏趋势。然而,在内需持续疲弱的情况下,仅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恐难以为继,再加之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消解,日本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

  外需拉动经济短期回升

  2023年第二季度,修正后的日本实际GDP增长率换算为年率达到4.8%,虽然比8月15日初次统计时的6.0%有所下降,但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且增长率达到过去三年中的较高水平。从金额来看,第二季度实际GDP季节调整值为558.6万亿日元,超过疫情前2019年各季度,说明经济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此轮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外需拉动。2023年第二季度,外需对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为1.8%,换算年率为7.1%。

  这一方面是由于半导体供给限制得到缓解,日本汽车出口大幅增加。2023年上半年,日本运输设备出口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4.2%,在日本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1.9%。

  另一方面,入境游客的增长带来服务出口的增加。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化,日本入境游客数量逐渐恢复,自2023年5月8日起,日本取消所有入境限制,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复苏。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访日外国游客消费额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7%和95.1%,其中第二季度入境消费额占GDP的比重接近1%,服务出口成为推动外需增加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否持续复苏仍是未知

  即使202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但宏观经济增长仍然承受着内外压力,能否顺利步入持续复苏轨道仍是未知数。

  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自2022年10月以来,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低于50大关,反映出全球制造业增长明显受阻。特别是,作为日本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的欧洲,2023年2月至8月PMI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通胀高企和汇率动荡严重拖累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同时,美联储激进货币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外溢效应,加剧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乃至世界经济减速的担忧。

  在此趋势下,日本制造业出口有可能受到较大阻碍,而服务出口中除中国游客之外的游客资源也已充分挖掘,继续追加的余地有限,依靠外需拉动经济持续性增长的模式面临困境。

  另一方面,居民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现象还在持续,作为内需支柱的私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均陷入负增长。

  与外需对经济增长做出显著贡献相对,2023年第二季度,内需对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度为-0.6%,换算为年率达到-2.4%。占GDP总额比重近六成的私人消费环比增长率降至-0.6%,占GDP总额比重超过15%的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率降至-1.0%。这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和企业投资造成压力所致。

  自2022年以来,日本物价持续上涨,剔除价格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之后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率在2022年为2.3%,2023年1-7月则平均为3.3%。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名义工资上升,但是名义工资增加的速度显著落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

  到2023年7月,日本实际平均工资已经连续16个月下降,且7月份实际工资下降幅度较6月份的下降幅度扩大了0.9个百分点。物价上涨超过工资增加的现象正在侵蚀居民生活,影响消费心理,进而挤压私人消费。而由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货成本增加,再加之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加谨慎。

  因此,内需疲弱和外需增长动力不足,均会影响日本未来经济走势,在“内外夹击”下,经济复苏之路不排除“半途折返”的可能。

  经济发展痼疾很难消解

  从长期来看,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痼疾几乎很难得到消解。

  自“泡沫经济”后的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而推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要素够改善的余地均非常有限,未来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会在一段时期内处于较低水平。

  在人口结构上,2022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362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29.0%;与此相对,0-14岁幼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下降至11.6%。2022年,日本新出生人口仅为77.75万人,自有记录以来首次降至80万以下。随着少子老龄化迅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萎缩等问题将逐渐显性化。

  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年金、医疗、护理等社会保障相关支出持续增长,导致社会保障费用膨胀,再加上疫情期间日本政府数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财政面临巨大压力。

  2022年度,日本国债余额已经突破1000万亿日元;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在内的一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2022年已经超过260%,说明财政状况在不断恶化。

  此外,长期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也逐渐凸显,自2022年3月美欧进入加息轨道以来,日元大幅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成为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长期债务问题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隐患将会不可避免的影响日本长期经济预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单晓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