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受缺水影响 巴拿马运河水位“新低”冲击国际贸易

2023年07月19日 07: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过去数月,包括巴拿马在内的拉美地区持续少雨,湖泊河流水位下降,巴拿马运河也面临干旱。运河水位下降意味着航运吃水深度受限、船只通行数量减少。业内人士担忧,国际物流成本可能因此上涨,推高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

  遭遇旱情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水系,是全球重要的海运要道之一。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数据,巴拿马运河目前提供约180条海上航线,可连接约170个国家,到达全球约1920个港口。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巴拿马运河是亚洲和美国之间航运贸易的“大动脉”,经该运河运输的货量占据东北亚至美国东海岸集装箱总市场份额的46%。

  巴拿马气象部门表示,今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席卷拉美,巴拿马等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少雨高温天气,许多地区出现旱情。法新社称,为巴拿马运河供水的加通湖等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

  受缺水影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近期数次下调船舶吃水深度规定。一些大型船舶不得不减少载重才能通行。

  影响物流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巴拿马运河运力下降将损害南北半球间的农产品贸易。来自厄瓜多尔的香蕉、巴西的肉类、智利的葡萄酒等原本都要通过巴拿马运河运往各地。

  能源等大宗商品运输也可能受到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称,巴拿马运河每年约26%的运输业务涉及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虽然能源运输船不受吃水限制新规影响,但水位下降、小型船只增加等因素导致的运河拥堵会影响运输效率。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表示,气候变化已引发国际物流受阻的担忧。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采取的措施或将迫使不合要求的船只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或使货轮大幅削减载货量、同等重量的货物被分摊到更多货轮上,这两种选择都会显著提高物流成本,延长物流时间,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极端天气还可能冲击全球贸易秩序。李强表示,巴拿马运河航运成本上涨,或将导致能源、农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抬升,进而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全球通胀等,或将强化发达国家在现有贸易秩序和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扩大南北国家间“剪刀差”,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劣势。

  共同应对

  《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称,巴拿马持续的高温干旱引发了对气候变化的反思。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实现低碳环保、促进运河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李强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冲击,国际社会有必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各国应兑现“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高2℃以内,并尽量向1.5℃靠拢。同时,各国也应加强气候韧性建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加的气候灾害成本,各国应开展务实、紧密的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尽快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的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李强说。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受缺水影响 巴拿马运河水位“新低”冲击国际贸易

2023-07-19 07: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过去数月,包括巴拿马在内的拉美地区持续少雨,湖泊河流水位下降,巴拿马运河也面临干旱。运河水位下降意味着航运吃水深度受限、船只通行数量减少。业内人士担忧,国际物流成本可能因此上涨,推高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

  遭遇旱情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水系,是全球重要的海运要道之一。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数据,巴拿马运河目前提供约180条海上航线,可连接约170个国家,到达全球约1920个港口。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巴拿马运河是亚洲和美国之间航运贸易的“大动脉”,经该运河运输的货量占据东北亚至美国东海岸集装箱总市场份额的46%。

  巴拿马气象部门表示,今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席卷拉美,巴拿马等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少雨高温天气,许多地区出现旱情。法新社称,为巴拿马运河供水的加通湖等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

  受缺水影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近期数次下调船舶吃水深度规定。一些大型船舶不得不减少载重才能通行。

  影响物流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巴拿马运河运力下降将损害南北半球间的农产品贸易。来自厄瓜多尔的香蕉、巴西的肉类、智利的葡萄酒等原本都要通过巴拿马运河运往各地。

  能源等大宗商品运输也可能受到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称,巴拿马运河每年约26%的运输业务涉及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虽然能源运输船不受吃水限制新规影响,但水位下降、小型船只增加等因素导致的运河拥堵会影响运输效率。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表示,气候变化已引发国际物流受阻的担忧。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采取的措施或将迫使不合要求的船只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或使货轮大幅削减载货量、同等重量的货物被分摊到更多货轮上,这两种选择都会显著提高物流成本,延长物流时间,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极端天气还可能冲击全球贸易秩序。李强表示,巴拿马运河航运成本上涨,或将导致能源、农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抬升,进而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全球通胀等,或将强化发达国家在现有贸易秩序和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扩大南北国家间“剪刀差”,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劣势。

  共同应对

  《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称,巴拿马持续的高温干旱引发了对气候变化的反思。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实现低碳环保、促进运河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李强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冲击,国际社会有必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各国应兑现“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高2℃以内,并尽量向1.5℃靠拢。同时,各国也应加强气候韧性建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加的气候灾害成本,各国应开展务实、紧密的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尽快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的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李强说。


(责任编辑:朱晓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