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国是全球粮食危机“幕后黑手”

2022年09月09日 11:3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9月7日电(国际观察)美国是全球粮食危机“幕后黑手”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供应链受阻、极端天气、国际局势动荡等影响,全球粮食市场遭受巨大冲击,主要作物价格急剧上涨,全球多地出现粮食短缺状况。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对此发出警告,“情况正从糟糕走向更糟糕”,世界或将面临“二战后最严峻的人道危机”。

  与此同时,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和幕后推手美国坐收渔利,美国几大农业巨头正从粮食危机中大发横财。

  粮食危机不断加剧 

  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粮食价格飙升,很多低收入国家陷入困境,饥饿人口不断增加。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主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还是主要化肥出口国,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西方对俄制裁推升化肥成本,导致更高的粮食价格。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全球面临严重粮食短缺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达到3.45亿人,预计2022年需要超过220亿美元资金来应对紧急需求。该机构发言人指出,当前粮食危机是前所未有的,地区动荡、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和价格上涨是四大诱因。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对“南方世界”许多民众来说,获得粮食已变得极为困难。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今年4月曾表示,乌克兰危机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最贫困人群遭受的打击最大。据世界银行估算,粮食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全世界就将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中。

  另外,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到运输、生产等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价格攀升,加剧了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日前表示,如果乌克兰危机持续,今明两年俄乌或将大幅减少小麦、玉米、化肥等产品的出口。化肥等价格飙升会让其他地区很多农民负担不起,也将影响收成,刺激粮食价格上涨。

  美国“拱火”难辞其咎 

  乌克兰危机是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危机中“拱火浇油”的美国难辞其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令本已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全球供应链“梗阻”愈发严重,导致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

  在西方叙事中,粮食危机被归咎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但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是美国为谋求自身霸权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导致的恶果。

  尽管美国财政部今年7月发布文件声称,俄罗斯农产品、农业设备和药品不在美方制裁范围内,美方支持缓解全球粮食短缺的努力,但俄外长拉夫罗夫7月底指出,美国对俄粮食供应实行相关豁免的承诺并未兑现。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因制裁影响粮食出口,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也呼吁,应确保俄粮食和化肥不受阻碍地进入全球市场。

  “幕后黑手”坐收渔利 

  二战后历次全球粮食危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等少数国家操纵全球粮食贸易体系,构建起粮食霸权,屡屡在粮食危机中谋取巨额利润。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发布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政府推动下,美国农业开始兼并整合,最终实现农业工业化,并形成了一批大型跨国企业,涉及种子、化肥、粮食加工、粮食贸易等方面。通过这些企业,美国锁定了其在全球粮食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目前控制世界粮食贸易的四大巨头,即艾地盟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和路易达孚公司,前三家都是美国企业。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公司则控制着相当一部分的种子生产。美国学者埃里克·霍尔特-希门尼斯在有关2008年前后全球粮食危机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7年第四季度,即使世界粮食危机正在发生,艾地盟的利润仍增长了20%,孟山都增长了45%,嘉吉增长了60%。

  如今,这些企业又在借乌克兰危机大发横财。据报道,乌克兰危机升级后,艾地盟和邦吉的股价大幅上涨,艾地盟股价与今年年初相比已上涨约27%。英国《卫报》5月报道,由于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粮食和能源领域亿万富翁的财富在过去两年显著增长,比如嘉吉目前有12名家族成员成为亿万富翁,而新冠疫情前则是8人。

  英国乐施会首席执行官丹尼·斯里斯坎达拉贾评论,东非人民正死于饥饿,而世界超级富豪的财富因却飞涨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增长,这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美国是全球粮食危机“幕后黑手”

2022-09-09 11:3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9月7日电(国际观察)美国是全球粮食危机“幕后黑手”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供应链受阻、极端天气、国际局势动荡等影响,全球粮食市场遭受巨大冲击,主要作物价格急剧上涨,全球多地出现粮食短缺状况。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对此发出警告,“情况正从糟糕走向更糟糕”,世界或将面临“二战后最严峻的人道危机”。

  与此同时,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和幕后推手美国坐收渔利,美国几大农业巨头正从粮食危机中大发横财。

  粮食危机不断加剧 

  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粮食价格飙升,很多低收入国家陷入困境,饥饿人口不断增加。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主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还是主要化肥出口国,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西方对俄制裁推升化肥成本,导致更高的粮食价格。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全球面临严重粮食短缺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达到3.45亿人,预计2022年需要超过220亿美元资金来应对紧急需求。该机构发言人指出,当前粮食危机是前所未有的,地区动荡、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和价格上涨是四大诱因。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对“南方世界”许多民众来说,获得粮食已变得极为困难。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今年4月曾表示,乌克兰危机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最贫困人群遭受的打击最大。据世界银行估算,粮食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全世界就将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中。

  另外,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到运输、生产等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价格攀升,加剧了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日前表示,如果乌克兰危机持续,今明两年俄乌或将大幅减少小麦、玉米、化肥等产品的出口。化肥等价格飙升会让其他地区很多农民负担不起,也将影响收成,刺激粮食价格上涨。

  美国“拱火”难辞其咎 

  乌克兰危机是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危机中“拱火浇油”的美国难辞其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令本已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全球供应链“梗阻”愈发严重,导致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

  在西方叙事中,粮食危机被归咎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但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是美国为谋求自身霸权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导致的恶果。

  尽管美国财政部今年7月发布文件声称,俄罗斯农产品、农业设备和药品不在美方制裁范围内,美方支持缓解全球粮食短缺的努力,但俄外长拉夫罗夫7月底指出,美国对俄粮食供应实行相关豁免的承诺并未兑现。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因制裁影响粮食出口,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也呼吁,应确保俄粮食和化肥不受阻碍地进入全球市场。

  “幕后黑手”坐收渔利 

  二战后历次全球粮食危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等少数国家操纵全球粮食贸易体系,构建起粮食霸权,屡屡在粮食危机中谋取巨额利润。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发布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政府推动下,美国农业开始兼并整合,最终实现农业工业化,并形成了一批大型跨国企业,涉及种子、化肥、粮食加工、粮食贸易等方面。通过这些企业,美国锁定了其在全球粮食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目前控制世界粮食贸易的四大巨头,即艾地盟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和路易达孚公司,前三家都是美国企业。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公司则控制着相当一部分的种子生产。美国学者埃里克·霍尔特-希门尼斯在有关2008年前后全球粮食危机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7年第四季度,即使世界粮食危机正在发生,艾地盟的利润仍增长了20%,孟山都增长了45%,嘉吉增长了60%。

  如今,这些企业又在借乌克兰危机大发横财。据报道,乌克兰危机升级后,艾地盟和邦吉的股价大幅上涨,艾地盟股价与今年年初相比已上涨约27%。英国《卫报》5月报道,由于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粮食和能源领域亿万富翁的财富在过去两年显著增长,比如嘉吉目前有12名家族成员成为亿万富翁,而新冠疫情前则是8人。

  英国乐施会首席执行官丹尼·斯里斯坎达拉贾评论,东非人民正死于饥饿,而世界超级富豪的财富因却飞涨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增长,这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


(责任编辑:何欣)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