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英媒:全球央行竞相规划撤出宽松政策

2021年08月29日 17:13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 据路透社伦敦8月27日报道,尽管金融圈还在等待美联储正式开始逆转超宽松政策路线,但不少其他国家央行近来的一连串行动透露出,虽然新冠病毒还在持续打乱全球各地的经济复苏,但疫情时期的宽松政策已经接近结束。

  韩国央行26日将指标利率调升25个基点,以降低家庭债务激增对金融稳定造成的风险。韩国央行成为新冠疫情暴发一年半以来,亚洲第一个升息的主要国家央行。

  报道称,不过,在韩国升息之前,拉丁美洲、中欧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央行今年已开始陆续升息以压抑通胀。而造成通胀上升的因素包括汇率波动、全球供应链瓶颈以及地区劳工短缺等。

  较大经济体的央行也逐渐朝紧缩行列靠拢。加拿大央行已削减购债规模,可能在2022年升息;新西兰央行上周因为国内紧急实施防疫封锁而暂缓升息,但预料仍会在年底前升息。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在27日杰克逊谷地的年会上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他的看法可能略微有助于外界预期美联储何时采取行动。

  报道称,鲍威尔在去年年会上公布的新政策框架眼下正开始面临考验。在他去年讲话时,当年春季因防疫封锁措施而流失的2200万个工作岗位只恢复了不到一半,通胀率也仅有美联储2%目标水平的一半。在美国以外,由于各国普遍实施封锁,经济前景也是一片黯淡。

  一年后的今天,美国和其他经济体的情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报道称,美国经济已超额恢复了因疫情损失的产出,又新增了约900万个工作岗位,通胀率也远高于目标。在其他地方,全球多数经济体也已恢复增长,尽管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小范围封锁,令经济复苏并不均衡。

  韩国第二季经济同比增长5.9%,为10年来最快增速,而且年轻人大举借债,令韩国央行担心出现金融动荡。该国重要的制造业在7月连续第10个月扩张,即便德尔塔疫情抑制了越南、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产出。

  随着封锁措施放松,中欧的经济复苏也在第二季度加速。经济好转加上通胀率上升,已经促使捷克央行在今年夏季两度升息,匈牙利央行则在8月24日第三次升息,领先其他欧盟国家。

  报道称,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最早采取升息行动,因为这些国家的通胀率经常被外汇市场的波动放大,但发达经济体的政策也开始趋紧。

  挪威央行暗示,尽管近来新冠感染人数上升,但不会改变下个月首次加息的计划,使其可望成为十国集团(G10)发达经济体中率先上调借贷成本的国家。

  尽管美联储和其他几家G10经济体央行目前似乎有望在今年开始减码抗疫宽松措施,但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收紧政策行动看来仍遥遥无期。

  报道称,但这不表明在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之际,他们认为情况不会有所改善。虽然新冠病例创新高,但日本是上个月制造业活动有所增长的亚洲经济体之一。而欧洲央行的一位主要政策制定者认为,德尔塔给欧元区复苏带来的阻碍有限。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英媒:全球央行竞相规划撤出宽松政策

2021-08-29 17:13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 据路透社伦敦8月27日报道,尽管金融圈还在等待美联储正式开始逆转超宽松政策路线,但不少其他国家央行近来的一连串行动透露出,虽然新冠病毒还在持续打乱全球各地的经济复苏,但疫情时期的宽松政策已经接近结束。

  韩国央行26日将指标利率调升25个基点,以降低家庭债务激增对金融稳定造成的风险。韩国央行成为新冠疫情暴发一年半以来,亚洲第一个升息的主要国家央行。

  报道称,不过,在韩国升息之前,拉丁美洲、中欧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央行今年已开始陆续升息以压抑通胀。而造成通胀上升的因素包括汇率波动、全球供应链瓶颈以及地区劳工短缺等。

  较大经济体的央行也逐渐朝紧缩行列靠拢。加拿大央行已削减购债规模,可能在2022年升息;新西兰央行上周因为国内紧急实施防疫封锁而暂缓升息,但预料仍会在年底前升息。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在27日杰克逊谷地的年会上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他的看法可能略微有助于外界预期美联储何时采取行动。

  报道称,鲍威尔在去年年会上公布的新政策框架眼下正开始面临考验。在他去年讲话时,当年春季因防疫封锁措施而流失的2200万个工作岗位只恢复了不到一半,通胀率也仅有美联储2%目标水平的一半。在美国以外,由于各国普遍实施封锁,经济前景也是一片黯淡。

  一年后的今天,美国和其他经济体的情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报道称,美国经济已超额恢复了因疫情损失的产出,又新增了约900万个工作岗位,通胀率也远高于目标。在其他地方,全球多数经济体也已恢复增长,尽管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小范围封锁,令经济复苏并不均衡。

  韩国第二季经济同比增长5.9%,为10年来最快增速,而且年轻人大举借债,令韩国央行担心出现金融动荡。该国重要的制造业在7月连续第10个月扩张,即便德尔塔疫情抑制了越南、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产出。

  随着封锁措施放松,中欧的经济复苏也在第二季度加速。经济好转加上通胀率上升,已经促使捷克央行在今年夏季两度升息,匈牙利央行则在8月24日第三次升息,领先其他欧盟国家。

  报道称,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最早采取升息行动,因为这些国家的通胀率经常被外汇市场的波动放大,但发达经济体的政策也开始趋紧。

  挪威央行暗示,尽管近来新冠感染人数上升,但不会改变下个月首次加息的计划,使其可望成为十国集团(G10)发达经济体中率先上调借贷成本的国家。

  尽管美联储和其他几家G10经济体央行目前似乎有望在今年开始减码抗疫宽松措施,但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收紧政策行动看来仍遥遥无期。

  报道称,但这不表明在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之际,他们认为情况不会有所改善。虽然新冠病例创新高,但日本是上个月制造业活动有所增长的亚洲经济体之一。而欧洲央行的一位主要政策制定者认为,德尔塔给欧元区复苏带来的阻碍有限。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