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零停工零感染,这个中古合作项目做到了!

2020年12月03日 15: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瓦那12月2日电(记者林朝晖)前一段时间,超期作业的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古巴项目钻井平台经理陈斌陷入某种困境,将近一个月时间,他整宿睡不着觉。后来带他走出困境的,竟是受他照料的鹦鹉“妞妞”。

  “妞妞是朋友回国休假前托我照顾的。我喂了它11个月,它也陪伴了我11个月。”说起鹦鹉,45岁的石油人陈斌一脸温柔。“有一天,睡不着干脆起床看妞妞,看着熟睡的她,我顿生困意!”

  石油钻井工程属于高危行业,在古巴作业的长城钻探中方员工通常是两三个月回国倒休一次,但新冠疫情打乱了工程人员的轮换节奏。没有航班,国内同事来不了古巴,现场中方员工也无法回国。

  陈斌从去年10月19日到古巴,至今已超过400天。

  但陈斌和同事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得益于项目领导的提前布局、中古员工高度的责任感和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谊,疫情期间,长城钻探古巴项目没有停一天工,并成功实现全员零感染!

  在中古两国领导人的关怀下,长城钻探古巴项目于2005年2月在古获得作业资质,甲方是古巴国家石油公司。目前该项目共有员工904人,其中当地员工741人,中方员工163人。

  长城钻探古巴项目总经理孔祥忠介绍:“古巴出现疫情后,我们联系了很多部门和单位,提前储备了足够多的口罩和额温枪。我们还同古方商务部门协商,从国内采购了大批米、面、油、调料等生活物资,在极短时间内送到作业现场,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

  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古巴员工阿扬说:“由于美国封锁,古巴缺乏抗疫物资,项目部像对待中方员工一样对待我们古巴员工,中方员工分到的抗疫物资,我们古巴员工也都有份,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正是这份团结,让我们取得了抗疫生产两不误的佳绩。”

  为了保证现场防控和生产两不误,长城钻探古巴项目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甲方人员纳入防控范围之内,同时密切跟踪古巴疫情和古方人员行踪,古方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才能进入项目现场,做到从源头上堵住感染源。

  钻井平台经理贾智介绍,中方人员执行分时段、分餐制度,严禁聚餐,每天记录体温、活动及防控措施。贾智说:“大家在严格执行这项制度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很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习惯。”

  长期作业给现场中方员工带来了极大心理压力,无法按时回国更增加了员工对亲人的思念。面对这种情况,项目部要求密切关注中方员工生理心理状况,不定时与他们聊天,在安慰大家的同时也取得大家的理解。

  项目部还增加了健身活动区域供员工们开展体育锻炼,让员工们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舒缓心理压力。

  经过中古员工的共同努力,长城钻探古巴项目被中国石油集团评为抗疫先进集体。该项目还创造了古巴钻井史上的多项纪录,如最深井深、最快施工纪录等,获得古方多次赞誉和嘉奖。

  疫情还未过去,生产仍在继续。长城钻探古巴项目将继续为古巴经济做出贡献,为中古友谊谱写新的篇章。(编辑:钱泳文、马晓燕;剪辑:孙硕)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零停工零感染,这个中古合作项目做到了!

2020-12-03 15: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瓦那12月2日电(记者林朝晖)前一段时间,超期作业的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古巴项目钻井平台经理陈斌陷入某种困境,将近一个月时间,他整宿睡不着觉。后来带他走出困境的,竟是受他照料的鹦鹉“妞妞”。

  “妞妞是朋友回国休假前托我照顾的。我喂了它11个月,它也陪伴了我11个月。”说起鹦鹉,45岁的石油人陈斌一脸温柔。“有一天,睡不着干脆起床看妞妞,看着熟睡的她,我顿生困意!”

  石油钻井工程属于高危行业,在古巴作业的长城钻探中方员工通常是两三个月回国倒休一次,但新冠疫情打乱了工程人员的轮换节奏。没有航班,国内同事来不了古巴,现场中方员工也无法回国。

  陈斌从去年10月19日到古巴,至今已超过400天。

  但陈斌和同事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得益于项目领导的提前布局、中古员工高度的责任感和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谊,疫情期间,长城钻探古巴项目没有停一天工,并成功实现全员零感染!

  在中古两国领导人的关怀下,长城钻探古巴项目于2005年2月在古获得作业资质,甲方是古巴国家石油公司。目前该项目共有员工904人,其中当地员工741人,中方员工163人。

  长城钻探古巴项目总经理孔祥忠介绍:“古巴出现疫情后,我们联系了很多部门和单位,提前储备了足够多的口罩和额温枪。我们还同古方商务部门协商,从国内采购了大批米、面、油、调料等生活物资,在极短时间内送到作业现场,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

  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古巴员工阿扬说:“由于美国封锁,古巴缺乏抗疫物资,项目部像对待中方员工一样对待我们古巴员工,中方员工分到的抗疫物资,我们古巴员工也都有份,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正是这份团结,让我们取得了抗疫生产两不误的佳绩。”

  为了保证现场防控和生产两不误,长城钻探古巴项目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甲方人员纳入防控范围之内,同时密切跟踪古巴疫情和古方人员行踪,古方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才能进入项目现场,做到从源头上堵住感染源。

  钻井平台经理贾智介绍,中方人员执行分时段、分餐制度,严禁聚餐,每天记录体温、活动及防控措施。贾智说:“大家在严格执行这项制度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很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习惯。”

  长期作业给现场中方员工带来了极大心理压力,无法按时回国更增加了员工对亲人的思念。面对这种情况,项目部要求密切关注中方员工生理心理状况,不定时与他们聊天,在安慰大家的同时也取得大家的理解。

  项目部还增加了健身活动区域供员工们开展体育锻炼,让员工们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舒缓心理压力。

  经过中古员工的共同努力,长城钻探古巴项目被中国石油集团评为抗疫先进集体。该项目还创造了古巴钻井史上的多项纪录,如最深井深、最快施工纪录等,获得古方多次赞誉和嘉奖。

  疫情还未过去,生产仍在继续。长城钻探古巴项目将继续为古巴经济做出贡献,为中古友谊谱写新的篇章。(编辑:钱泳文、马晓燕;剪辑:孙硕)


(责任编辑:朱晓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