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

2020年11月16日 17:54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

  近日,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输电工程全线贯通。随着拉合尔换流站直流双极完成空载加压开路(OLT)试验,直流场带电660千伏顺利完成,标志着巴基斯坦国家电网最高电压等级历史性达到660千伏。

  默拉直流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是巴基斯坦目前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线路最长的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国际上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60千伏直流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电网项目。项目投运后,将有力缓解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旁遮普省和首都伊斯兰堡地区的电力短缺状况,极大地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中巴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默拉直流项目总投资16.58亿美元,于2018年12月1日开工建设。项目起点位于信德省默蒂亚里东北直线距离约15千米处的默蒂亚里换流站,终点位于旁遮普省拉合尔西南直线距离约40千米处的拉合尔换流站。工程包括两座±660千伏直流换流站、886千米直流输电线路及相关配套工程。

  默拉直流项目由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的首个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项目。项目从筹建开始就确立了“超前策划、单体审查、过程优化和整体推进”的建设原则,目标定位于“建设世界一流精品工程”。默拉直流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完全采用中国标准,真正实现了“中国制造”,将带动设计、设备和技术“走出去”。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巴两国近8000名建设者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雨季、高温等不利影响,克服了有效施工时间短、沙漠施工、高水位地区排水难、属地协调工作量大、施工人员短缺等困难,不断优化施工措施,调整施工计划,充分挖掘本地施工资源,采用无人机、封网带电跨越等创新施工方式,实现了单月205千米特高压输电线路贯通,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展现出“电网铁军”风采。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工程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境外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指导默拉直流项目部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每日发布疫情相关情况,为所有人员配备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高质高效推进线路建设和系统调试等各项工作。

  

  为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和防疫安全,国家电网公司组建两批医疗及专业紧急支援队伍赴巴基斯坦项目现场,为工程建设加油添力,保障人员轮换有序,同时运送了防疫、生活物资,确保物资补充及时。此外,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向两端换流站所在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捐赠大米、面粉等救济物资,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高度赞扬。

  “此前,巴基斯坦只有交流电输电项目。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与交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项目具有损耗小、传输距离远、经济性更高的优势。”中电装备公司第三事业部总工程师常勇介绍说,默拉直流项目相当于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南北输电的“大动脉”,输送功率可以占到巴基斯坦全网的六分之一左右,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苗苏)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

2020-11-16 17:54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号

  近日,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输电工程全线贯通。随着拉合尔换流站直流双极完成空载加压开路(OLT)试验,直流场带电660千伏顺利完成,标志着巴基斯坦国家电网最高电压等级历史性达到660千伏。

  默拉直流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是巴基斯坦目前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线路最长的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国际上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60千伏直流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电网项目。项目投运后,将有力缓解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旁遮普省和首都伊斯兰堡地区的电力短缺状况,极大地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中巴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默拉直流项目总投资16.58亿美元,于2018年12月1日开工建设。项目起点位于信德省默蒂亚里东北直线距离约15千米处的默蒂亚里换流站,终点位于旁遮普省拉合尔西南直线距离约40千米处的拉合尔换流站。工程包括两座±660千伏直流换流站、886千米直流输电线路及相关配套工程。

  默拉直流项目由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的首个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项目。项目从筹建开始就确立了“超前策划、单体审查、过程优化和整体推进”的建设原则,目标定位于“建设世界一流精品工程”。默拉直流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完全采用中国标准,真正实现了“中国制造”,将带动设计、设备和技术“走出去”。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巴两国近8000名建设者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雨季、高温等不利影响,克服了有效施工时间短、沙漠施工、高水位地区排水难、属地协调工作量大、施工人员短缺等困难,不断优化施工措施,调整施工计划,充分挖掘本地施工资源,采用无人机、封网带电跨越等创新施工方式,实现了单月205千米特高压输电线路贯通,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展现出“电网铁军”风采。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工程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境外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指导默拉直流项目部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每日发布疫情相关情况,为所有人员配备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高质高效推进线路建设和系统调试等各项工作。

  

  为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和防疫安全,国家电网公司组建两批医疗及专业紧急支援队伍赴巴基斯坦项目现场,为工程建设加油添力,保障人员轮换有序,同时运送了防疫、生活物资,确保物资补充及时。此外,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向两端换流站所在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捐赠大米、面粉等救济物资,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高度赞扬。

  “此前,巴基斯坦只有交流电输电项目。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与交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项目具有损耗小、传输距离远、经济性更高的优势。”中电装备公司第三事业部总工程师常勇介绍说,默拉直流项目相当于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南北输电的“大动脉”,输送功率可以占到巴基斯坦全网的六分之一左右,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苗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