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澳媒道出实情:澳大利亚部长搅黄蒙牛收购澳企交易

2020年08月27日 17:17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 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8月25日报道,澳大利亚国库部长乔希·弗赖登伯格决定反对蒙牛公司以6亿澳元(1澳元约合4.97元人民币——本网注)收购雄狮乳品与饮料公司的计划,错失了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来缓解两国贸易紧张氛围的绝佳机会。报道内容摘编如下:

  弗赖登伯格并没有真的将这家中国企业拒之门外。他只是公开表示,打算以“食品安全”为由抵制这次收购。

  严格来讲,澳大利亚政府并未作出任何决定,只不过是雄狮乳品与蒙牛终止了收购计划,不过我们都知道内情,那就是交易双方在受到警告后分道扬镳。

  这个过程从一开始就很荒谬,因为如果政府要搅黄一笔价值6亿澳元的交易,它至少应该作出公开声明,而且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理由。相反,相关各方掐算了一下,自己决定放弃交易。

  由日本麒麟公司控股的雄狮乳品现在要决定是看能否与两个潜在收购方取得进展,还是要继续经营一段时间。在商业程序向前推进的同时,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基本的透明度。

  蒙牛公司花费1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婴儿奶粉制造商贝拉米公司的计划去年11月得到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的批准。4年前,它还获准收购吉普斯兰地区的乳品企业伯拉食品公司的控股权。

  要卖掉雄狮乳品的一方是麒麟公司,所以这完全是一笔外国企业之间的交易,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今年2月批准了该交易。此后不久,这一交易在官方层面上获得了批准,不过随后政客参与进来,交易遇到了麻烦。

  弗赖登伯格曾对蒙牛公司表示,他“有意出于食品安全原因拒绝该协议”。这种初步的看法有时会促使买家让一些澳大利亚企业参与进来,以缓解对方的担忧。不过在本次交易中没有出现这种情况,25日是交易的最后期限,雄狮乳品有机会决定是否继续。

  澳大利亚政府鼓励相关各方自行取消交易,因为这样一来,国库部长可以摆脱干系。(若换个)更为开明的国库部长可能会认为通过批准这笔交易,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是拯救每年高达10亿澳元的葡萄酒出口额的绝好机会。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运气不佳,而国库部长给出的“食品安全”借口很可笑。


(责任编辑:符仲明)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澳媒道出实情:澳大利亚部长搅黄蒙牛收购澳企交易

2020-08-27 17:17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 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8月25日报道,澳大利亚国库部长乔希·弗赖登伯格决定反对蒙牛公司以6亿澳元(1澳元约合4.97元人民币——本网注)收购雄狮乳品与饮料公司的计划,错失了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来缓解两国贸易紧张氛围的绝佳机会。报道内容摘编如下:

  弗赖登伯格并没有真的将这家中国企业拒之门外。他只是公开表示,打算以“食品安全”为由抵制这次收购。

  严格来讲,澳大利亚政府并未作出任何决定,只不过是雄狮乳品与蒙牛终止了收购计划,不过我们都知道内情,那就是交易双方在受到警告后分道扬镳。

  这个过程从一开始就很荒谬,因为如果政府要搅黄一笔价值6亿澳元的交易,它至少应该作出公开声明,而且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理由。相反,相关各方掐算了一下,自己决定放弃交易。

  由日本麒麟公司控股的雄狮乳品现在要决定是看能否与两个潜在收购方取得进展,还是要继续经营一段时间。在商业程序向前推进的同时,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基本的透明度。

  蒙牛公司花费1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婴儿奶粉制造商贝拉米公司的计划去年11月得到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的批准。4年前,它还获准收购吉普斯兰地区的乳品企业伯拉食品公司的控股权。

  要卖掉雄狮乳品的一方是麒麟公司,所以这完全是一笔外国企业之间的交易,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今年2月批准了该交易。此后不久,这一交易在官方层面上获得了批准,不过随后政客参与进来,交易遇到了麻烦。

  弗赖登伯格曾对蒙牛公司表示,他“有意出于食品安全原因拒绝该协议”。这种初步的看法有时会促使买家让一些澳大利亚企业参与进来,以缓解对方的担忧。不过在本次交易中没有出现这种情况,25日是交易的最后期限,雄狮乳品有机会决定是否继续。

  澳大利亚政府鼓励相关各方自行取消交易,因为这样一来,国库部长可以摆脱干系。(若换个)更为开明的国库部长可能会认为通过批准这笔交易,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是拯救每年高达10亿澳元的葡萄酒出口额的绝好机会。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运气不佳,而国库部长给出的“食品安全”借口很可笑。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