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际锐评丨外企加快在华布局 中国仍是全球投资热土

2020年07月22日 18: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超过40亿欧元——这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今年在华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的金额。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近日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给予大众更多机遇。和冯思翰想法类似的跨国公司决策层为数不少。过去几个月里,高通、百事可乐、摩根大通、埃克森美孚等外国企业纷纷加快在华布局,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当前全球跨境投资低迷。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预测,2020—202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可能下降30%~40%。然而,今年二季度中国实现实际使用外资同比8.4%的逆势增长,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的热度并没有减弱,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外商投资经过一季度下降10.8%的短暂调整后,重回升温轨道。

  

  当前,中国正逐步走出疫情影响,整体经济稳步复苏。二季度经济增长实现了3.2%的强势反弹,工业生产和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这客观上吸引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增强了外资对华投资的信心。毕马威(KPMG)在近期发布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步恢复的趋势,再次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今年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对于跨境投资来说,虽然会受到疫情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更加关注投资目的地的市场环境和长期发展前景。中国之所以仍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与经济底子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及坚持扩大开放的政策取向是分不开的。

  中国经济底子好体现在拥有巨大的市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资源。这是中国吸引外资的“硬实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底气所在。正因如此,尽管某些国家少数政客不断叫嚣产业链“去中国化”,甚至声称给企业提供“搬家费”,外企依然加码深耕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美国实际对华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上涨了6%。从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中德“快捷通道”商业包机已分三批次从德国运回数百名德国企业家及其家属。显然,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是跨国企业的共同意愿,它们绝不会盲从一些不懂经济、私欲作祟的政客瞎指挥。

  

  除了“硬实力”,中国吸引外资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世界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球第31位,较上一年提升15位。7月21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减少外资外贸企业投资经营限制。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国外商投资法实施的第一年。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在接受《国际锐评》评论员采访时表示,新的外商投资法正式生效,确立了新型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放宽了对外商在华投资的要求,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上升到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新阶段,这将有效提振外资企业的信心。在该机构近期发布的《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FDI)信心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第八,依然是全球FDI前十大投资目的地中唯一的新兴市场国家。

  毫无疑问,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得以保持外资投资热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资外贸的专项支持政策,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最新发布的2020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较上年分别缩减了17.5%和18.9%。中国还将继续加快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放宽制造业、农业准入;继续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开放试点等。可以看出,这些政策正推动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持续拓宽外资来华之路,助力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下半年中国“稳外资”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对此,中国已经做好应对外部较大风险的长期准备,有信心、有能力化危为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门目的地,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苗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国际锐评丨外企加快在华布局 中国仍是全球投资热土

2020-07-22 18: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超过40亿欧元——这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今年在华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的金额。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近日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给予大众更多机遇。和冯思翰想法类似的跨国公司决策层为数不少。过去几个月里,高通、百事可乐、摩根大通、埃克森美孚等外国企业纷纷加快在华布局,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当前全球跨境投资低迷。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预测,2020—202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可能下降30%~40%。然而,今年二季度中国实现实际使用外资同比8.4%的逆势增长,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的热度并没有减弱,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外商投资经过一季度下降10.8%的短暂调整后,重回升温轨道。

  

  当前,中国正逐步走出疫情影响,整体经济稳步复苏。二季度经济增长实现了3.2%的强势反弹,工业生产和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这客观上吸引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增强了外资对华投资的信心。毕马威(KPMG)在近期发布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步恢复的趋势,再次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今年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对于跨境投资来说,虽然会受到疫情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更加关注投资目的地的市场环境和长期发展前景。中国之所以仍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与经济底子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及坚持扩大开放的政策取向是分不开的。

  中国经济底子好体现在拥有巨大的市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资源。这是中国吸引外资的“硬实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底气所在。正因如此,尽管某些国家少数政客不断叫嚣产业链“去中国化”,甚至声称给企业提供“搬家费”,外企依然加码深耕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美国实际对华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上涨了6%。从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中德“快捷通道”商业包机已分三批次从德国运回数百名德国企业家及其家属。显然,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是跨国企业的共同意愿,它们绝不会盲从一些不懂经济、私欲作祟的政客瞎指挥。

  

  除了“硬实力”,中国吸引外资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世界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球第31位,较上一年提升15位。7月21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减少外资外贸企业投资经营限制。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国外商投资法实施的第一年。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在接受《国际锐评》评论员采访时表示,新的外商投资法正式生效,确立了新型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放宽了对外商在华投资的要求,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上升到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新阶段,这将有效提振外资企业的信心。在该机构近期发布的《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FDI)信心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第八,依然是全球FDI前十大投资目的地中唯一的新兴市场国家。

  毫无疑问,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得以保持外资投资热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资外贸的专项支持政策,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最新发布的2020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较上年分别缩减了17.5%和18.9%。中国还将继续加快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放宽制造业、农业准入;继续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开放试点等。可以看出,这些政策正推动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持续拓宽外资来华之路,助力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下半年中国“稳外资”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对此,中国已经做好应对外部较大风险的长期准备,有信心、有能力化危为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门目的地,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苗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