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外媒认为:繁荣亚洲将成“后疫情经济”轴心

2020年05月27日 08:0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阿根廷《号角报》网站5月24日刊载题为《繁荣亚洲将成为2021年后疫情经济的轴心》的报道,作者系记者费尔南德斯·卡内多,文章编译如下:

  2021年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将主要表现为亚洲的繁荣。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速均超过6%,印度和东盟十国的经济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7.12元人民币——本网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从2009年开始约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

  亚洲在2000年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这一比例在2017年攀升至42%,预计在2040年将达到52%。

  经济的根本性影响因素是消费和中产阶层的发展状况。亚洲的消费在2000年占全球总量的23%,在2017年上升到28%,到2040年将超过40%。崛起的亚洲中产阶层在2000年占世界中产阶层总人口的23%,在2017年升至42%,在2040年预计将达到52%。

  经济的战略性决定因素是全球生产链,这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构性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亚洲占绝对优势。如今亚洲国际贸易中区域内货物贸易的占比超过60%,而十年前为35%。亚洲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的59%来自区域内;总投资的71%亦是区域内投资。

  如今,亚洲地区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很高。这意味着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亚洲将变得越来越亚洲化。中国始终是亚太地区的支柱,也是亚洲连通和创新的基本平台。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估计,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已经历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开始转向高科技制造和高科技服务阶段;制造业就业水平达到高峰;与此同时,亚洲新兴国家的工业就业人口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5%至20%。在这种情况下,亚洲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水平提高的发展空间广阔,可确保该地区未来10年至15年GDP年均增长7%至8%。

  MGI得出的结论是,亚洲的发展决定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加速发展,呈现出绝对数字化的特征,同时与当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全融合)历史性地交汇在一起。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迫使美国和中国等国大规模、自主地实行远程办公,让国际贸易中的在线交易突飞猛涨,占到总交易额的25%;这两个现象的背后规律是,数字化而不是实物交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枢纽。

  这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全球经济体系平衡,使其重心最终转向亚洲。

  除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变化,还出现了另一个矛盾现象,那就是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在质和量方面都出现了紧急状态。这是因为全球体系由于技术革命而实现完全一体化后,就会走向“即时性”,使得东西方等地理概念划分变得不合潮流。毫无疑问,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外媒认为:繁荣亚洲将成“后疫情经济”轴心

2020-05-27 08:0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阿根廷《号角报》网站5月24日刊载题为《繁荣亚洲将成为2021年后疫情经济的轴心》的报道,作者系记者费尔南德斯·卡内多,文章编译如下:

  2021年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将主要表现为亚洲的繁荣。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速均超过6%,印度和东盟十国的经济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7.12元人民币——本网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从2009年开始约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

  亚洲在2000年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这一比例在2017年攀升至42%,预计在2040年将达到52%。

  经济的根本性影响因素是消费和中产阶层的发展状况。亚洲的消费在2000年占全球总量的23%,在2017年上升到28%,到2040年将超过40%。崛起的亚洲中产阶层在2000年占世界中产阶层总人口的23%,在2017年升至42%,在2040年预计将达到52%。

  经济的战略性决定因素是全球生产链,这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构性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亚洲占绝对优势。如今亚洲国际贸易中区域内货物贸易的占比超过60%,而十年前为35%。亚洲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的59%来自区域内;总投资的71%亦是区域内投资。

  如今,亚洲地区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很高。这意味着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亚洲将变得越来越亚洲化。中国始终是亚太地区的支柱,也是亚洲连通和创新的基本平台。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估计,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已经历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开始转向高科技制造和高科技服务阶段;制造业就业水平达到高峰;与此同时,亚洲新兴国家的工业就业人口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5%至20%。在这种情况下,亚洲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水平提高的发展空间广阔,可确保该地区未来10年至15年GDP年均增长7%至8%。

  MGI得出的结论是,亚洲的发展决定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加速发展,呈现出绝对数字化的特征,同时与当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全融合)历史性地交汇在一起。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迫使美国和中国等国大规模、自主地实行远程办公,让国际贸易中的在线交易突飞猛涨,占到总交易额的25%;这两个现象的背后规律是,数字化而不是实物交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枢纽。

  这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全球经济体系平衡,使其重心最终转向亚洲。

  除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变化,还出现了另一个矛盾现象,那就是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在质和量方面都出现了紧急状态。这是因为全球体系由于技术革命而实现完全一体化后,就会走向“即时性”,使得东西方等地理概念划分变得不合潮流。毫无疑问,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责任编辑:马常艳)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