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外媒关注:中国迅速行动助经济重回正轨

2020年03月25日 15:5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外媒称,中国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助力经济形势重回正轨。

  据路透社3月20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在一篇关于新冠疫情经济影响的文章中表示,在经历疫情造成的全面冲击后,中国经济开始显示出一些正常化迹象,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IMF官员称,大多数较大型中国企业已经复工复产,许多当地员工也已重返工作岗位

  报道称,IMF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情况表明,正确的政策在抗击疫情和缓解其带来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23日,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复产。新华社发(谢剑飞 摄)

  报道认为,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之时,中国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实施了严格的行动限制,减缓了疫情在全国的扩散。

  为了缓解疫情对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市场同时造成的冲击,中国政策制定者迅速采取行动,重点帮助易受冲击的家庭和小企业,减免社保和水、电、气费,并通过金融科技公司发放贷款。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23日报道,自3月20日以来,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高级官员都指出,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活动恢复让人们对中国的前景感到乐观。

  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3月22日在北京说:“估计在第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会出现显著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附近。”

  报道援引陈雨露的说法称,政府将延续现有的温和刺激政策。中国的举措迄今为止包括调整税收政策、削减利率、降低贷款成本和增加流动性,这与美国和欧洲正在实施的数万亿美元财政支持和大幅降息形成鲜明对比。

  3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中国政府将“优化”政策组合,促进经济回升和就业大局稳定。他早些时候还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要以省域为单元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报道认为,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工厂和工作场所正日益“恢复正常”,彭博社经济部估计,中国除疫情中心湖北省以外85%的活动已经恢复。

  彭博社经济部的曲天石认为,人们将继续复工,但步伐将减慢,因为工业部门的水平已经接近正常。“现在的重点是第三产业和较小的制造企业。不过,需求侧可能会是一个制约因素,尤其是对服务业而言。”

  报道称,中国商务部3月19日说,除湖北外,全国66.7%的重点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而生活服务企业复工率超过60%。

  又据法国《回声报》网站3月22日报道,中国没有采取“火箭弹”式饱和刺激措施,或者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月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但是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有计划的渐进货币政策定向支持企业。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令人意外地宣布指导利率不变,扑灭了中国会追随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进行降息的希望。这也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北京并不急于响应国际上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号召。

  报道评论称,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新冠疫情已不再恶化,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和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的措施,透露出的意思是经济复苏马上就会到来。现在应该轮到跨国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来协调推进全球的努力了。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外媒关注:中国迅速行动助经济重回正轨

2020-03-25 15:5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外媒称,中国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助力经济形势重回正轨。

  据路透社3月20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在一篇关于新冠疫情经济影响的文章中表示,在经历疫情造成的全面冲击后,中国经济开始显示出一些正常化迹象,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IMF官员称,大多数较大型中国企业已经复工复产,许多当地员工也已重返工作岗位

  报道称,IMF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情况表明,正确的政策在抗击疫情和缓解其带来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23日,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复产。新华社发(谢剑飞 摄)

  报道认为,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之时,中国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实施了严格的行动限制,减缓了疫情在全国的扩散。

  为了缓解疫情对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市场同时造成的冲击,中国政策制定者迅速采取行动,重点帮助易受冲击的家庭和小企业,减免社保和水、电、气费,并通过金融科技公司发放贷款。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23日报道,自3月20日以来,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高级官员都指出,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活动恢复让人们对中国的前景感到乐观。

  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3月22日在北京说:“估计在第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会出现显著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附近。”

  报道援引陈雨露的说法称,政府将延续现有的温和刺激政策。中国的举措迄今为止包括调整税收政策、削减利率、降低贷款成本和增加流动性,这与美国和欧洲正在实施的数万亿美元财政支持和大幅降息形成鲜明对比。

  3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中国政府将“优化”政策组合,促进经济回升和就业大局稳定。他早些时候还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要以省域为单元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报道认为,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工厂和工作场所正日益“恢复正常”,彭博社经济部估计,中国除疫情中心湖北省以外85%的活动已经恢复。

  彭博社经济部的曲天石认为,人们将继续复工,但步伐将减慢,因为工业部门的水平已经接近正常。“现在的重点是第三产业和较小的制造企业。不过,需求侧可能会是一个制约因素,尤其是对服务业而言。”

  报道称,中国商务部3月19日说,除湖北外,全国66.7%的重点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而生活服务企业复工率超过60%。

  又据法国《回声报》网站3月22日报道,中国没有采取“火箭弹”式饱和刺激措施,或者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月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但是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有计划的渐进货币政策定向支持企业。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令人意外地宣布指导利率不变,扑灭了中国会追随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进行降息的希望。这也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北京并不急于响应国际上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号召。

  报道评论称,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新冠疫情已不再恶化,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和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的措施,透露出的意思是经济复苏马上就会到来。现在应该轮到跨国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来协调推进全球的努力了。


(责任编辑:朱晓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