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月18日文章,原题:美国不懂中国力量之所在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年规划,10年就是两个五年规划。这样长的时期,足以注意到某个国家发展轨迹的真实变化。
巧合的是,笔者在刚过去的10年的两端,即2010年和最近都去过中国。笔者得出了一个主要结论:中国刚刚度过了非常美好的10年。
是的,中国仍有各种大问题。但是,从对中国领导人最重要的标准衡量,该国在2010年之后的10年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经济更多样化,科学研究更先进,在亚洲的地位更加稳固。简言之,与10年前相比,中国大大缩小了与其志在追赶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差距。
当然,许多美国人知道中国正在崛起,并为此感到焦虑。但从中国归来,笔者认为美国人的焦虑往往严重错位:中国并非注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甚至匹敌美国也不一定。中国面临种种挑战,如国有企业臃肿、劳动人口减少等。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进步如此鲜明的首要原因是,其竞争对手经历了几乎各个方面糟糕的10年。中国在不断前进,而美国在慢慢后退。
在美国,多数人口的收入、财富和预期寿命停滞不前,这造成了一种愤怒的国民情绪,加剧了政治分裂。美国现在不愿投资诸如教育、科学和基础设施,而正是这些投资使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美国正在丧失作为其优势地位核心的软实力。
中国问题专家们总是讨论中国到底是弱还是强。答案是两者都对。但中国的方向一清二楚:中国会越来越强。
笔者两次去中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成熟尤其印象深刻。虽然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从本世纪初的约10%下降到了现在的不到7%,但这种放缓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变得更富有了。对于中国来说,令人鼓舞的消息是,增长的质量大幅提高了。
2010年时,笔者与中国高官和企业高管交谈时,他们抱怨最多的两个问题是缺少创新企业和消费水平低。最近一次,笔者听不到这种抱怨了。
如今,中国的数字经济已拥有一些连美国企业都不具备的优势。中国的许多商业活动不是分散于几十款应用,而是发生在两大数字网络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之中。人们打开一款App,就能完成几乎所有支付,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购。方便简单促进了进一步的零售创新,连脸书和谷歌都想要效仿。给人的感觉是,这种模式代表着商业的未来。
中国的消费经济也取得很大进展。消费支出如今占中国GDP总值的约39%,高于2010年的不到35%。在美国,“消费主义”或许具有负面含义,毕竟此类支出占到了GDP的68%,但在不久前还是穷国的国家,它的意思却截然不同。它意味着经济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向现代舒适生活的转变。
笔者到访了中国第12大城市南京。南京是中国中产消费文化增长的缩影。这座城市的地铁是14年前开通的,现在每年运送10亿人次乘客。全国范围内,继南京之后,又有30个城市开通了地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地铁客流量最大的国家。
南京也是2011年开通的京沪高铁的一个站点。南京到北京的距离相当于纽约到辛辛那提,但坐高铁不到4个小时即可抵达。高铁使各种经济活动变得容易,如上下班、出游度假和购物。即便到周六的晚上9点,购物中心的餐厅和服装店里都挤满了顾客。(作者戴维·勒诺哈特,乔恒译)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