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3.5万人参建!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竣工

2019年07月24日 21:34   来源:中国建筑   

  这是一条镶嵌在印度河平原上的“璀璨之路”,

  这是一条打通巴基斯坦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梦想之路”,

  这是一条联通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路”!

  35000余名中巴员工参与建设,

  1083个日夜共同奋战,

  392公里线路高质量完成。

  由中国建筑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的

  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

  苏库尔至木尔坦段

  提前两周竣工!

  “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历时3年提前竣工

  7月23日,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向中国建筑颁发了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实质性竣工证书,标志着这一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前竣工。

  ▲实质性完工证书

  项目全长392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总投资约28.89亿美元,于2016年8月正式开工,工期36个月,是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之一。

  中国建筑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实施,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支持。项目建造规模浩大,包括桥梁100座、通道428道、涵洞975道、互通11处、服务区6对、休息区5对、收费站22处、全线设置绿化交安及ITS系统。

  在当天的签字仪式上,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木段)项目总经理纳西姆·阿里夫表示,巴方对“苏木段”智能高速公路印象深刻,对项目质量和进度非常满意。他表示,中国建筑和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密切配合,不断沟通,克服了重重困难,共同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伟大的项目。 

  实现“梦想之路”

  2016年8月5日,业主颁发开工令。

  2016年8月,全线勘察测量完毕。

  2016年9月,路基试验段工程启动。

  2016年12月,主体工程设计审批完成。

  2018年5月26日,南北两端58公里路段提前14个月通车。

  2018年11月,全线100座桥梁架设完成。

  2019年5月,392公里沥青路面全部完工。

  2019年7月18日,工程竣工验收完成。

  数说“品质之路”

  项目建设运用中国技术,引进中国设备,展现中国智慧,成为“一带一路”上又一“中国建造”代表工程。

  中巴两国35000余人参与

  项目建设高峰期,参与人员包括中方员工1800余人,大兵警察4300余人,巴方员工28900余人,形成“超大兵团”联合作战团队。

  建设资源可绕地球赤道2.5圈

  项目建设需用土石方8812万立方米,沥青混凝土1500万立方米,日均进场和转运材料超17万吨,砌成1米×1米的围墙10.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2.5圈。

  投入机械设备5200余台/套

  项目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1181台/套,如自卸车1132台、装载机169台、挖掘机140台,平地机116台、压路机254台、当地租赁设备452台、器具2900多台。

  392公里智能绿色出行

  针对巴基斯坦暂无ITS智能交通规范,现有高速公路标准不统一,项目引进“中国设备”,运用“中国智慧”,392公里“路面监控、车辆缴费、信号管理”等功能实现电子化、自动化,为巴基斯坦最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

  无人机航拍27天完成地形测量

  围绕中方人员出行受限,详细设计周期短等难题,项目与军方、外交部、国防部、内政部等部委沟通协调,办理航拍空域审批,首次引进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27天完成392公里地形测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提高200%

  针对巴基斯坦常年高温少雨、沥青路面在高温重载环境下极易破坏的难题,项目率先采用SBS改性沥青,抗车辙、抗高温、抗老化性能,比普通沥青提高200%。

  内部质量管控严把10道关

  项目贯彻“质量第一”方针,耗资1000多万美元,建立220余名“全巴籍雇员”、具备“第三方职能”的内部监理团队,执行“四个检查、三个验收,三项考核”10个基本动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质量管控。

  共建“友谊之路”

  带动沿线产业与经济发展

  项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高度重视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取土场、采石场,租赁当地设备,采购当地土石、柴油、钢材、水泥等物资,涉及当地企业逾千家,带动了当地经济及周边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培训机会

  建设高峰期,聘用当地劳工、管理人员28900余人。通过开展技能和管理培训,先后为巴基斯坦培养了4500余名设备操作人员,2300余名管理和技术人员。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

  项目秉承“同一条路、同一个家”理念,开展暖心助学、挖井修渠、义诊进村等活动,为沿线村落修建学校9所、便民道路79.6公里、桥梁20座、水井62口、水渠300余条,组织医疗队进村义诊7200余人次,发放药品13200多盒。还援助8名巴基斯坦大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深造,承担4年的学费、生活费、保险等费用150多万元。

  营造“同一条路、同一个家”文化

  项目为巴籍员工提供了专用食堂、巴籍厨师,按照当地习惯配备生活用品。每逢巴方节日,都会为巴籍员工送上节日的慰问与祝福。此外,项目还通过学书法、穿唐装、下象棋、讲中文、用筷子等方式,让巴籍员工逐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憧憬“未来之路”

  “我的家就在距离项目部60公里的拉西米尔汗市区,这条公路对巴基斯坦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路好了,我们的农产品、货物才能方便运输,才能使这条路发挥更大的价值。”

  ——32岁的项目安全助理卡西夫

  “2016年项目开工初期我就加入了PKM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可以向中国同事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对我自己的事业帮助很大,我的家人也感到非常骄傲。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去交流学习,亲自到这个强大的国家感受一下。”

  ——26岁的项目工程师阿里

  “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有余,非常享受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并从PKM这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团队中,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我们坚信,为巴基斯坦千万百姓提供真正优质的服务才是成功的关键。”

  ——24岁巴籍员工萨阿德

  “我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系,2016年回国后就来到项目上寻求就业机会,担任现场工程师的职务。能参建PKM,我感到非常骄傲,也圆了我在中国企业工作的梦。以后,我的孩子也要去中国留学,学更多的知识回来建设国家。”

  ——在项目苏库尔地区工作的瓦斯夫

  “我从三年前就在这条高速公路项目的起点苏库尔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与地方协调,与政府部门沟通。项目为当地低收入贫困家庭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为离家在外的我们提供了温暖如家的环境。”

  ——26岁巴籍员工的塔希尔·侯赛因

  “我家里种植有400多亩芒果,每逢收获季节,都会通过汽车将芒果运往900公里外的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销售。往卡拉奇运一次货,往往要走上21个小时,要是“苏库尔-木尔坦”高速公路通了,时间将缩短至大约16小时,这将大大节约成本,我对未来十分憧憬。”

  ——项目巴籍员工凯撒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中建国际,中建三局

  媒体来源:新华社,CCTV13-新闻频道,人民日报海外网,国际在线,人民网,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冯虎)

精彩图片

3.5万人参建!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竣工

2019-07-24 21:34 来源:中国建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