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外媒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一家伊朗金融机构实施制裁,该机构的设立初衷是作为与欧洲进行人道主义贸易的中间人。此举可能会切断法国、德国和英国试图为德黑兰创造的经济和人道主义生命线。
据彭博社6月11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内部讨论情况的高级行政官员表示,美国的措施将针对伊朗设立的特别贸易和金融研究所(STFI)。该机构被认为是为伊朗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结算机制设立的对应机构。
报道称,该官员表示,STFI基本上是已经受到美国制裁的伊朗央行的延伸。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9日的报道称,去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制裁,迫使伊朗石油出口跌到每天不到100万桶,而此前为每天250万桶。美国声称石油出口下滑给伊朗造成1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本网注)的损失。随着特朗普政府持续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压力,尤其是迫使外国公司二者择其一,要么终结与伊朗的关系,要么失去美国的市场准入,维持对伊贸易与投资愈发艰难。
2015年伊朗与英国、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协议,以限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但2018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曾为伊核协议付出努力的法国、德国和英国联手反对美国的决定,带头维持对伊朗的贸易与投资,寄希望于德黑兰不退出协议,并于今年1月成立了INSTEX,以帮助与伊朗的有限贸易免受美国制裁。
欧洲国家为何要如此坚决地维护伊核协议?一方面,伊核协议能够达成实属不易。作为促成协议的重要一方,欧盟尤其是欧洲三国倾注了大量心血。另一方面,维护伊核协议符合欧盟大国及不少欧洲企业的利益。伊朗政治分析专家阿卜杜拉·梅赫拉班在去年5月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油气行业、机器制造和客机销售三个“重要的经济领域”,让欧洲与伊朗走得更近。“伊朗市场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在伊朗核导弹项目上可能会支持美国立场,但却会尽最大努力保持与伊朗的经济关系。”
据报道,伊核协议签署后,道达尔、壳牌等欧洲能源巨头在伊朗签下多个油气项目大单,形成广泛的商业利益。而美国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随后又分两批重启对伊制裁,这些做法都伤害了欧洲盟友的利益。《华尔街日报》称,去年,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贸易从2017年的210亿欧元降至180亿欧元(1欧元约合7.8元人民币——本网注)。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月份欧洲从伊朗的进口降至8200万欧元。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