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7日中日韩自贸区第十四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几经周折的自贸谈判进程正回归“快车道”,重新出发。就在本轮谈判启动前夕,《环球时报》参与到“2018中日韩记者联合采访”之中,与三国记者共同对中日韩政界、企业界和学界人士进行采访,从不同角度了解三国对于中日韩自贸区(FTA)的立场与认识。
贸易保护主义下再出发
中日韩三国间的经贸合作被认为是推动东亚乃至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在2002年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中日韩FTA的设想被正式提出。经过三国民间机构的联合研究以及政企学联合研究,2012年11月,中日韩宣布正式启动三国FTA谈判。2013年3月,中日韩FTA第一轮谈判在韩国首尔举行。
公开资料显示,中日韩三国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第十一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合计均占世界20%,已经超过欧盟,仅次于北美自贸区,但经济一体化建设却落后于欧盟和北美。在接受中日韩三国记者采访时,中国商务部国际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国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随着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消除或降低,区域内各类资源更趋合理配置,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经济融合,共同繁荣。”
日本外务省经济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也在采访中强调,中国作为日本的最大贸易国,与贸易额位居第三位的韩国均为日本重要经贸伙伴,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总额两成以上。中日韩自贸区的建成将给日本对外经贸关系乃至亚太地区的经贸深度融合带来巨大推动力。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资深研究员徐溱教则表示,中日韩自贸区不仅能推动中日韩三国之间传统经济收益的增长,对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也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显示,如果三国缔结FTA,各国GDP总计可以增长2%。
尽管谈判已经历时6年、持续十四轮,但根据三国官方公布的消息,中日韩FTA仍然没有达成框架协议。直到今年5月的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确认将积极推动中日韩FTA的谈判进程,这一东亚地区最重要的自贸协定终于又回到“快车道”。
与此同时,中日韩FTA的重新出发也是在全球经济大环境变化下的顺势而为。上述中国商务部国际司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风险挑战加剧,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重要意义被认为比以往更加凸显。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东亚FTA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中日韩三国达成了要继续推进自由贸易的共识。
“当今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在推动谈判进程的加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赵晋平接受《环球时报》等中日韩媒体采访时称,当今出现的一系列贸易摩擦向各经济体表明,只有加强经济合作关系,才能带来合作共赢。
谈判将面对更多新难点
在对中日韩FTA的构想与实际谈判中,三国均希望达成一份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而不至于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签订后成为鸡肋。中国商务部国际司有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希望的是一份“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日本外务省有关负责人也强调,中日韩FTA需要比RCEP更有价值。如今距离三国决定建设中日韩FTA已经过去16年,三国经济状况均有所改变,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让原本的红线面临新的情况。
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研究人员的赵晋平曾参与到中日韩联合研究项目之中。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最初日韩学者较为担心本国的农产品开放问题,中方关注汽车制造领域和装备制造领域的开放可能带来的影响,“但问题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三国关注的难点和敏感点也在发生变化”。
日本在贸易领域的惯例是保护本国农业,但实际上,日本对于农产品的敏感性由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签署已经大幅下降。公开资料显示,CPTPP成员间农产品开放度极高,据学者估算,其中日本的农产品开放度达85%以上,对于农产品的保护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日本最大经济团体之一的经济团体联合会(简称“经团联”)有关负责人则在采访中表示,“日本几乎没有需要保护的产业,有的话也仅是农产品中的几项”。经团联上述负责人强调,日本的市场开放程度在三国之中最高,中国向日本出口的70%商品均为零关税,只有农产品、服装等商品还存在关税。
而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与成熟使得三方的角色在几年中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互换。徐溱教向《环球时报》记者举例称,在韩中FTA谈判时,中方担心韩国的汽车与液晶面板会大量涌入中国,但韩方当时也有一些担忧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可能未来会转变成中国向韩国出口汽车,因此韩国也要适度开放市场。“中国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显示出当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徐溱教表示,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担心中国的竞争对手。
赵晋平分析称,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FTA的谈判范围正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三方打造高水平FTA的构想也出现不少新问题。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木村福成提到,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电商等都是中日韩FTA谈判中的新难题。
合作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环球时报》记者在三国采访期间发现,在讨论中日韩FTA这一问题时,相关人士均会提到另一个正在谈判的区域性自贸协定RCEP。RCEP是由东盟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与的一项区域自贸协定,涵盖全球一半人口、1/3的贸易额和1/5的外国直接投资。目前RCEP正在谈判中,且接近完成。
相较于中日韩FTA,RCEP由于参与方更多、差异更大,开放程度预计将不及CPTPP以及中日韩FTA。据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RCEP的参与方拟将贸易自由化率提升至约90%。相比之下,CPTPP的这一数字约为98%-99%。
上述中国商务部国际司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RCEP成员有很大的差异性。正因如此,RCEP协定将更加包容,会考虑成员的不同发展水平,包含设立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在内的适当形式的灵活性,并给予最不发达的东盟国家额外的灵活性。
上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有关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于三国而言,RCEP与中日韩FTA正在同步协商,其中RCEP的进程会更快一些。三国已经达成共识,先尽快签署RCEP再协商三国FTA。日本外务省人士也表示,如果RCEP没能达成一致,中日韩FTA谈判也会有更多困难。
尽管重回“快车道”的中日韩FTA谈判依然面临很多问题,被日韩视为谈判重要基础的RCEP也仍未缔结,但中日韩FTA的合作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货物贸易方面,三国贸易中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出口所占比重很大,通过建立自贸区降低关税、简化海关程序,将显著降低三国间交易成本,不仅为出口商带来市场机遇,也为进口商降低生产成本;在服务贸易方面,三国间服务部门的扩大开放和密切合作将促进新一轮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更重要的是,服务作为价值链的黏合剂和重要的生产投入,扩大开放的收益还将渗透到其他部门,建立自贸区不仅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出口,也意味着三国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区域生产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在投资方面,自贸协定还将扩大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为三国企业提供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政策框架和营商环境。
赵晋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日韩三国各自自贸区的建设已经积累非常多的经验。中国已经签署了14个贸易协定,正在研究、谈判的还有20多个;日本自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积极的自贸区政策,并主导了CPTPP的签署;韩国则已经与40多个国家签署或谈判研究FTA,并签署了韩美FTA,是三国中经验最丰富的,中韩自贸协定也是三国中唯一存在的FTA。“三国在应对复杂谈判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只要三国有共同意愿,加快完成中日韩FTA的基础正在越来越坚实。”(环球时报赴日本、韩国特派记者 赵觉珵)
原标题:三国经济角色互换 世界贸易环境有变——中日韩FTA重回快车道
(责任编辑:党彧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