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日本经济界热议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中日经济合作

2018年12月04日 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改革开放40年)日本经济界热议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日经济合作

  中新社东京12月4日电 (记者 吕少威)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共同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日经贸合作”研讨会3日在东京经团联会馆举行。中日两国经济界、智库学者等200余人出席。

  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参与对华合作、参与邓小平访日接待工作的部分日本友人及企业代表也来到会场,再次回顾了那段历史。

  松下电器执行董事、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横尾定显通过一段珍贵的历史视频资料讲述了松下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据资料介绍,1978年10月28日,邓小平访问了日本松下电器,会见了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邓小平说:“(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请松下老先生和在座诸位帮忙。”松下幸之助答应:“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通过会谈,两人意气相投,之后没多久,松下就开始向中国厂商提供彩电生产线,进行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与中国改革开放建设齐头并进。

  横尾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未来也是松下重要的市场,希望今后继续发挥中国民众对松下品牌认可的优势,为中国发展助力。

  新日铁住金社长进藤孝生也回忆了那段难忘的往事。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日本制铁(现在的新日铁住金)的君津制铁所,当时为邓小平准备说明材料的就是进藤。“由此看来,我站在了改革开放的前端。”进藤感慨道。进藤说,犹记得当初上海宝钢发展并不顺利,(多亏有)邓小平的强力推动。当年进行技术援助的员工在宝钢使用的宿舍现在还保留着,成为了博物馆,同时还留有许多历史痕迹,进藤看到之后不禁感慨,前辈们着实作了很大贡献。

  日中经济协会理事长伊泽正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此值得纪念的年份,日中高层互访、互动以及民间交流增多。4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30倍。同时,日中双边贸易额也从1978年的约50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3000多亿美元,增长了约60倍。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也大幅增多。40年间,日中关系虽然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日中经济协会一直致力于深化日中两国经济交流,也组织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今后会一如既往地履行这一使命。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理事长中岛厚志表示,近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第四次产业革命势头正劲,而日中两国在新技术、新产业等方面还有很大合作潜力,对此两国应多加重视,使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两国经济发展也将因此受益。

  日本经团联会长中西宏明强调,今年日中关系重回正常轨道,化竞争为协调,日本经济界对此表示欢迎。中西说,今年秋天日本经济界访华,听到了中国政府关于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以及欢迎外资对华投资等相关表态,深受鼓舞。今后经团联将继续和两国政府及有关机构密切合作,为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完)


(责任编辑:秦爽)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