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调援乌背后是“卖武器 做生意” “美国优先”欲迫使北约国家消耗资源

2025-07-16 09:5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卖武器,做军火生意”,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两天一再强调的,他称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等武器,符合其一贯坚持的“美国优先”原则。美国国防部分析师直言,这么做还可以进一步消耗其他北约国家的资源。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总的来说,我们要向乌克兰提供各种非常先进的军事装备,欧洲国家将向美国支付100%的费用,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方式。欧盟会付钱,我们一分钱不用掏,我们只是提供武器,这对我们来说是做生意。”

美国《政治报》网站14日发表文章评论说,特朗普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进一步,允许欧洲为乌克兰购买“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其他武器。特朗普坚持认为,这一最新举措符合他的“美国优先”战略,也符合一种由来已久的看法,即美国被盟友占了便宜,尤其是欧洲在防务上搭了便车。这一次,美国政府不会掏钱,钱得欧洲自己出。

负责政策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在特朗普与吕特会见后不久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再次强调了“美国优先”。他写道,“美国优先”的意思是,美国和欧洲的盟友关系必须公平、公正才能持续下去。现在,北约“历史性地”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援,证明这条原则不仅行得通,而且会让美国人和美国的欧洲盟友都受益。

美国退役军官分析:美欲迫使北约国家消耗资源 更依赖美国

美国退役空军军官兼前美国国防部分析师卡伦·克维亚特科夫斯基表示,“爱国者”系统对俄罗斯的“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无效,对无人机也毫无用处,而且它本身是一种昂贵的防御系统。理论上,乌克兰或许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但“爱国者”导弹很快就会耗尽,并像F-16战机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为摧毁目标。特朗普正在利用北约继续俄乌冲突的强烈意愿,迫使其他北约国家进一步消耗资源,使它们更加依赖于美国的“保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国高调援乌背后是“卖武器 做生意” “美国优先”欲迫使北约国家消耗资源

2025年07月16日 09:5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卖武器,做军火生意”,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两天一再强调的,他称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等武器,符合其一贯坚持的“美国优先”原则。美国国防部分析师直言,这么做还可以进一步消耗其他北约国家的资源。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总的来说,我们要向乌克兰提供各种非常先进的军事装备,欧洲国家将向美国支付100%的费用,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方式。欧盟会付钱,我们一分钱不用掏,我们只是提供武器,这对我们来说是做生意。”

美国《政治报》网站14日发表文章评论说,特朗普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进一步,允许欧洲为乌克兰购买“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其他武器。特朗普坚持认为,这一最新举措符合他的“美国优先”战略,也符合一种由来已久的看法,即美国被盟友占了便宜,尤其是欧洲在防务上搭了便车。这一次,美国政府不会掏钱,钱得欧洲自己出。

负责政策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在特朗普与吕特会见后不久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再次强调了“美国优先”。他写道,“美国优先”的意思是,美国和欧洲的盟友关系必须公平、公正才能持续下去。现在,北约“历史性地”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援,证明这条原则不仅行得通,而且会让美国人和美国的欧洲盟友都受益。

美国退役军官分析:美欲迫使北约国家消耗资源 更依赖美国

美国退役空军军官兼前美国国防部分析师卡伦·克维亚特科夫斯基表示,“爱国者”系统对俄罗斯的“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无效,对无人机也毫无用处,而且它本身是一种昂贵的防御系统。理论上,乌克兰或许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但“爱国者”导弹很快就会耗尽,并像F-16战机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为摧毁目标。特朗普正在利用北约继续俄乌冲突的强烈意愿,迫使其他北约国家进一步消耗资源,使它们更加依赖于美国的“保护”。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