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益斗到底 马斯克新建“美国党”

2025-07-07 07: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日,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围绕日前生效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激烈矛盾再度升级,马斯克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共和、民主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声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

  马斯克:把美国从两党制中“解放出来”

  “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马斯克5日在其拥有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

  这是1月20日埃隆·马斯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第一资本体育馆讲话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马斯克4日在美国“独立日”当天发起网络意见调查,问网民是否应该成立“美国党”,以把美国民众从民主党、共和党轮流上台的两党体制中“解放出来”。截至5日他再次发帖时,共有124.9万多网民参与投票,支持者占65.4%,反对者为34.6%。

  “支持和反对比例为2:1,表明你们想要一个新政党,你们也会有个新政党。”马斯克在5日帖文中写道。

  他还表示,为了对付美国共和、民主两大党,需要“采用伊巴密浓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粉碎斯巴达不可战胜神话的方法:在战场的精确位置高度集中兵力”。

  留克特拉战役是古代欧洲以少胜多的经典一役,对古希腊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伊巴密浓达率领的底比斯军队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斯巴达军队,宣告斯巴达独霸时代的终结和底比斯的崛起。

  马斯克提及这场战役颇有深意。史料记载的留克特拉战役爆发日是公元前371年7月6日,与如今“美国党”成立日期非常接近。另一个巧合是,与美国两党制类似,当年的斯巴达实行独特的“双王制”,双王出身于斯巴达的两个王族,可世袭王位。该制度旨在防止国王专断,却造成斯巴达内斗不断。

  利益冲突致矛盾激化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直接原因是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4日生效。法案废除了前任拜登政府为减少能源消费而制定的多项条款,还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对作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老板的马斯克而言非常不利。

  连日来,马斯克发布多条帖文,批评“大而美”法案“极其疯狂且具破坏性”等,并说如果法案通过就会立即成立新政党。马斯克还威胁让支持该法案的议员落选。他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每一个在竞选时承诺削减政府开支,却转头就投票支持史上最大债务增长法案的国会议员,都应该感到羞愧!如果我在这个地球上(有要)做的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明年输掉党内初选。”

  特朗普对此回应称,马斯克的不满是因为该法案取消了对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税收抵免。特朗普7月1日还表示,可能会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到目前为止,埃隆获得的(美国政府)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这些补贴,他很可能不得不关停企业回南非老家。”特朗普发帖说。

  “美国党”前景尚不明朗

  马斯克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支持现任总统特朗普和共和党,但近期与特朗普政见分歧严重,已多次声称将建立新政党,挑战共和、民主两党轮流坐庄的政治格局。

  根据美国法律,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政党成立,其资质确认需要经过复杂的认证程序,首先必须召开党团会议或代表大会,选举临时官员并指定政党名称。尚不清楚马斯克的“美国党”是否已启动相关程序。

  马斯克回复有关“美国党”纲领帖文的截图。

  实际上,美国存在一些较小的党派,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自美国内战后长期主导并控制美国政治。对于“美国党”,美国舆论对其政治前景保持谨慎怀疑态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党”或任何新成立政党想要动摇美国沿袭已久的政治架构,都将面临重重障碍。乔治敦大学政治学教授汉斯·诺埃尔说,美国现行“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下,很难出现“多个第三方政党超级成功”的局面。不过,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马克·麦科克尔认为,马斯克“美国党”的提名人可能会充当“搅局者”,在摇摆州改变两党赢面,从而影响明年美国中期选举。(记者:邓仙来、黄恒、沈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为利益斗到底 马斯克新建“美国党”

2025年07月07日 07: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日,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围绕日前生效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激烈矛盾再度升级,马斯克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共和、民主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声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

  马斯克:把美国从两党制中“解放出来”

  “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马斯克5日在其拥有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

  这是1月20日埃隆·马斯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第一资本体育馆讲话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马斯克4日在美国“独立日”当天发起网络意见调查,问网民是否应该成立“美国党”,以把美国民众从民主党、共和党轮流上台的两党体制中“解放出来”。截至5日他再次发帖时,共有124.9万多网民参与投票,支持者占65.4%,反对者为34.6%。

  “支持和反对比例为2:1,表明你们想要一个新政党,你们也会有个新政党。”马斯克在5日帖文中写道。

  他还表示,为了对付美国共和、民主两大党,需要“采用伊巴密浓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粉碎斯巴达不可战胜神话的方法:在战场的精确位置高度集中兵力”。

  留克特拉战役是古代欧洲以少胜多的经典一役,对古希腊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伊巴密浓达率领的底比斯军队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斯巴达军队,宣告斯巴达独霸时代的终结和底比斯的崛起。

  马斯克提及这场战役颇有深意。史料记载的留克特拉战役爆发日是公元前371年7月6日,与如今“美国党”成立日期非常接近。另一个巧合是,与美国两党制类似,当年的斯巴达实行独特的“双王制”,双王出身于斯巴达的两个王族,可世袭王位。该制度旨在防止国王专断,却造成斯巴达内斗不断。

  利益冲突致矛盾激化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直接原因是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4日生效。法案废除了前任拜登政府为减少能源消费而制定的多项条款,还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对作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老板的马斯克而言非常不利。

  连日来,马斯克发布多条帖文,批评“大而美”法案“极其疯狂且具破坏性”等,并说如果法案通过就会立即成立新政党。马斯克还威胁让支持该法案的议员落选。他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每一个在竞选时承诺削减政府开支,却转头就投票支持史上最大债务增长法案的国会议员,都应该感到羞愧!如果我在这个地球上(有要)做的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明年输掉党内初选。”

  特朗普对此回应称,马斯克的不满是因为该法案取消了对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税收抵免。特朗普7月1日还表示,可能会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到目前为止,埃隆获得的(美国政府)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这些补贴,他很可能不得不关停企业回南非老家。”特朗普发帖说。

  “美国党”前景尚不明朗

  马斯克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支持现任总统特朗普和共和党,但近期与特朗普政见分歧严重,已多次声称将建立新政党,挑战共和、民主两党轮流坐庄的政治格局。

  根据美国法律,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政党成立,其资质确认需要经过复杂的认证程序,首先必须召开党团会议或代表大会,选举临时官员并指定政党名称。尚不清楚马斯克的“美国党”是否已启动相关程序。

  马斯克回复有关“美国党”纲领帖文的截图。

  实际上,美国存在一些较小的党派,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自美国内战后长期主导并控制美国政治。对于“美国党”,美国舆论对其政治前景保持谨慎怀疑态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党”或任何新成立政党想要动摇美国沿袭已久的政治架构,都将面临重重障碍。乔治敦大学政治学教授汉斯·诺埃尔说,美国现行“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下,很难出现“多个第三方政党超级成功”的局面。不过,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马克·麦科克尔认为,马斯克“美国党”的提名人可能会充当“搅局者”,在摇摆州改变两党赢面,从而影响明年美国中期选举。(记者:邓仙来、黄恒、沈敏)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