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两类食品添加剂组合或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2025-04-14 07: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黎4月13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官网近日介绍,一项针对五大类常见食品添加剂组合的研究发现,有两类组合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这为预防该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此前多数研究仅关注某种单一添加剂的影响,而对实际饮食中经常同时摄入多种添加剂的情况重视不够。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成一个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团队,在2009年开始启动一项在线营养调查项目,让研究对象在线记录其日常所摄入的所有饮食及品牌。共计逾10万成年人参与这一项目,平均随访期为7.7年。

  研究团队最终识别出五大类常见的添加剂组合。为了将重点放在那些可能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添加剂上,被纳入混合模型的添加剂必须有至少5%的研究对象摄入。

  研究结果发现,有两类组合与2型糖尿病更高发病风险显著相关:第一类组合常见于各种工业加工食品,如汤料、乳制甜点和酱料等,主要包含多种乳化剂,例如果胶、卡拉胶等,以及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色素姜黄素;第二类组合主要出现在含甜味剂和汽水饮料中,包括柠檬酸等酸度调节剂、辣椒红等着色剂、阿斯巴甜等甜味剂、阿拉伯胶和果胶等乳化剂以及包衣剂巴西棕榈蜡。

  研究人员说,虽然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无法直接确认因果关系,但结果与此前一些体外实验的发现相吻合,提示应关注多种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未来还需更多研究以阐明其中的潜在机制,并深入理解这些添加剂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与拮抗效应。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上。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研究:两类食品添加剂组合或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2025年04月14日 07: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黎4月13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官网近日介绍,一项针对五大类常见食品添加剂组合的研究发现,有两类组合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这为预防该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此前多数研究仅关注某种单一添加剂的影响,而对实际饮食中经常同时摄入多种添加剂的情况重视不够。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成一个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团队,在2009年开始启动一项在线营养调查项目,让研究对象在线记录其日常所摄入的所有饮食及品牌。共计逾10万成年人参与这一项目,平均随访期为7.7年。

  研究团队最终识别出五大类常见的添加剂组合。为了将重点放在那些可能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添加剂上,被纳入混合模型的添加剂必须有至少5%的研究对象摄入。

  研究结果发现,有两类组合与2型糖尿病更高发病风险显著相关:第一类组合常见于各种工业加工食品,如汤料、乳制甜点和酱料等,主要包含多种乳化剂,例如果胶、卡拉胶等,以及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色素姜黄素;第二类组合主要出现在含甜味剂和汽水饮料中,包括柠檬酸等酸度调节剂、辣椒红等着色剂、阿斯巴甜等甜味剂、阿拉伯胶和果胶等乳化剂以及包衣剂巴西棕榈蜡。

  研究人员说,虽然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无法直接确认因果关系,但结果与此前一些体外实验的发现相吻合,提示应关注多种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未来还需更多研究以阐明其中的潜在机制,并深入理解这些添加剂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与拮抗效应。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上。

(责任编辑:朱晓航)

闂傚倷绀侀幉锛勬暜閹烘嚦娑㈠籍閸噥妫呴梺鍐叉惈閹冲海绮堥崱娑欏仺妞ゆ牭绲介弸銈囩磼閹拌埖瀚�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