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分别公布与俄乌会谈成果 泽连斯基:仍有部分内容存分歧

2025-03-26 0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在沙特阿拉伯为期三天的会谈后,美国分别就与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的会谈成果发布两份声明。声明称,各方就黑海航运安全、能源设施停火等达成共识。

  据白宫网站消息,3月23日至25日,美国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分别与俄罗斯、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了双边技术级会谈。

  据报道,两份声明中,有关黑海航运安全、能源基础设施停火等方面的会谈成果,表述一致:

  · 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已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杜绝使用武力,并防止将商业船只用于军事目的;

  · 各方同意“确保航运安全,消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并防止将商船用于军事目的,以维护黑海地区的稳定”;

  · 各方同意采取措施,“禁止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发动攻击”;

  · 欢迎第三方斡旋,以支持能源设施和黑海停火的执行;

  · 各方将继续致力于实现持久和平;

  此外,有关美俄两国代表利雅得会谈成果,声明指出,美国将协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全球市场,降低海上保险成本,扩大港口通行并改善支付系统的联通性,以支持此类业务。

  而美乌双方代表会谈成果声明称,美国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实现战俘交换、释放平民被拘留者以及遣返被强制转移的乌克兰儿童。

  同时,美国再次向双方重申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方针,即俄乌双方必须停止暴力,这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必要条件。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25日在午间例行简报会上对这两项声明表示欢迎。 他指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团队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在努力推动黑海航行自由问题,相关磋商仍在进行中。

  不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会见媒体时称,与俄方谈判“最艰难的问题”有两个,即领土问题和全面停火问题。会谈期间,乌美代表团没有讨论领土问题,但他认为美俄代表团可能就此进行了讨论。乌方没有就领土问题与美俄达成任何共识。

  泽连斯基还表示,乌美和美俄两份联合声明有“五分之一的内容”存在分歧。乌美双方同意尽快就停火细节举行下一轮谈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分别公布与俄乌会谈成果 泽连斯基:仍有部分内容存分歧

2025年03月26日 0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在沙特阿拉伯为期三天的会谈后,美国分别就与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的会谈成果发布两份声明。声明称,各方就黑海航运安全、能源设施停火等达成共识。

  据白宫网站消息,3月23日至25日,美国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分别与俄罗斯、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了双边技术级会谈。

  据报道,两份声明中,有关黑海航运安全、能源基础设施停火等方面的会谈成果,表述一致:

  · 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已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杜绝使用武力,并防止将商业船只用于军事目的;

  · 各方同意“确保航运安全,消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并防止将商船用于军事目的,以维护黑海地区的稳定”;

  · 各方同意采取措施,“禁止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发动攻击”;

  · 欢迎第三方斡旋,以支持能源设施和黑海停火的执行;

  · 各方将继续致力于实现持久和平;

  此外,有关美俄两国代表利雅得会谈成果,声明指出,美国将协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全球市场,降低海上保险成本,扩大港口通行并改善支付系统的联通性,以支持此类业务。

  而美乌双方代表会谈成果声明称,美国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实现战俘交换、释放平民被拘留者以及遣返被强制转移的乌克兰儿童。

  同时,美国再次向双方重申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方针,即俄乌双方必须停止暴力,这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必要条件。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25日在午间例行简报会上对这两项声明表示欢迎。 他指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团队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在努力推动黑海航行自由问题,相关磋商仍在进行中。

  不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会见媒体时称,与俄方谈判“最艰难的问题”有两个,即领土问题和全面停火问题。会谈期间,乌美代表团没有讨论领土问题,但他认为美俄代表团可能就此进行了讨论。乌方没有就领土问题与美俄达成任何共识。

  泽连斯基还表示,乌美和美俄两份联合声明有“五分之一的内容”存在分歧。乌美双方同意尽快就停火细节举行下一轮谈判。

(责任编辑:朱晓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