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丨专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5-02-22 15:3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端访谈丨专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5年02月22日 15:3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他积极评价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他高度赞赏中国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始终秉持多边合作理念,坚定支持国际奥委会履行使命。”

  他认为与中国的合作让国际奥委会受益良多,“中国富有远见,具有长线思维,对体育事业坚定投入,这些在当今世界并不多见。”

  《高端访谈》专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今天我们要对话的嘉宾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华出席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巴赫主席对于中国冰雪运动的成就和冰雪经济的火热有怎样的评价?他认为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即将在今年卸任的他,又如何概括十余年担任奥委会掌门人的难忘经历呢?让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

  邹韵:巴赫主席,很高兴您再次做客《高端访谈》。大约一周前,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顺利闭幕。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冬季运动在亚洲的发展,而且呈现了各国同心协力、共创繁荣的团结场景。您在现场出席了开幕式,觉得怎么样?您认为这场盛会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巴赫:首先感谢这次采访机会,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并接受你们的采访。

  邹韵:谢谢您。

  巴赫:在哈尔滨,我体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开幕式。它完美融合了体育和文化,彰显了体育精神,也传递了绵延的中国文化价值。整场开幕式充满了和谐、开放、好客氛围,非常温暖人心。今后,我认为中国人将会更加喜爱冬季运动,在冬季运动项目上取得巨大成功,在奖牌榜上遥遥领先。

  邹韵:中国的冬季运动也在几场重大赛会成功举办之后得到了显著发展。现在,已有超过三亿人参与冬季运动。实际上,这个目标最初是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时向您提出的。您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吗?您刚听到这个目标时是什么反应?

  巴赫:当时听起来确实感觉雄心勃勃。我非常喜欢中国的雄心壮志、生机勃勃以及富有远见。当我第一次从习近平主席那里听说这个数字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我把它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冬季运动爱好者数量进行了比较。我意识到,通过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未来世界冬季运动将大为不同。如今,我们做到了。冬季运动取得了巨大进展,甚至远超当时看似雄心勃勃的目标。同时,在竞技层面,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在亚冬会上也再次位居奖牌榜榜首。

  邹韵:作为这一愿景实现的见证者,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收获是什么?

  巴赫: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如此,对全球奥林匹克运动也是如此。对中国人民而言,参与冰雪运动促进了经济繁荣,提升了健康水平,增进了福祉,增强了凝聚力。对奥林匹克运动而言,冬季运动由此进入了全新维度。

  邹韵:冬季运动的繁荣也极大推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就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巴赫:确实如此。不论是谁来到中国,都能亲身感受到体育产业整体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冬季运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繁荣。

  2013年9月,德国人托马斯·巴赫从6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第9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曾在1976年奥运会上夺得男子花剑金牌的他,是第一位获得过奥运金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在过往任职的十余年中,巴赫多次到访中国。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致辞时,巴赫多次用中文向中国表示感谢和祝贺。

  国际奥委会主席 巴赫:谢谢中国。谢谢你们,中国朋友。志愿者,谢谢你们。祝贺中国。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再到刚刚落幕的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中国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步履不停。

  邹韵:过去几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多项国际大赛,包括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这些赛事展现了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精诚合作。巴赫主席,您如何评价中国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影响力方面起到的作用?

  巴赫:近年来,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我上任初期,中国成功举办了南京青奥会,当时我们首次创新性地引入新的竞赛项目,推出了“青奥体育实验室”。从那时起,我们的合作日益紧密。比如,你提到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整体来看,我们的合作非常顺利,对此我们深表感激。中国始终秉持多边合作理念,坚定支持国际奥委会履行使命,致力于让世界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和平竞争。

  邹韵:除了成功举办这些重大赛事,一些中国官员和优秀的运动员如今也在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国际体育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奥林匹克事业贡献智慧和才能。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体育版图中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巴赫:我对此深表赞赏,因为中国经验让我们受益良多。中国富有远见,具有长线思维,对体育事业坚定投入,这些在当今世界并不多见。因此这样的影响力非常受欢迎。在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以及国际奥委会的选举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正在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邹韵:您曾多次到访中国,也游历了世界各地。您认为中国的体育发展以及举办的重大赛事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关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巴赫:有很多。从普通民众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到国际奥运舞台上中国体育健儿散发璀璨光芒,我看到体育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大学校园、工厂车间,或者其他任何地方,体育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备受鼓舞。你知道,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能够出现这么多的变化,看到体育事业以这样的方式蓬勃发展、熠熠生辉,确实特别好。

  邹韵:您在2013年上任后,首次海外访问就选择了中国。在您看来,这些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如何看待它的重要意义?

  巴赫:我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对体育的全面重视,他们了解体育对于教育的价值。目前,中国可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项目。习近平主席还亲自推动学校和大学重视体育运动。在从前,教授、教师和家长等很多人认为体育会影响学业。习近平主席改变了这种观念,他重视体育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这是一个重大转变。这种重视延伸到竞技体育领域,也带动了全社会的参与。

  邹韵:2008年,您与习近平主席首次会面。此后如您所言,这些年你们有多次会面和互动。2017年,习近平主席历史性到访国际奥委会洛桑总部,受到您的热情接待,我想那一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您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怎样的领导人?

  巴赫: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我们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接待了习近平主席,看到他参观博物馆的展陈。我们展出了与中国运动员和中国举办大型赛会相关的纪念品。参观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习近平主席是一位高瞻远瞩的领导人,他目光长远、睹始知终,并且目标清晰。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他看到了10年后、15年后,甚至20年后。那次经历真是让人深受启发!

  邹韵:所以您曾经表达过,希望给习近平主席颁发一套奖牌,感谢他在全社会弘扬体育的重要性。您曾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位面向年轻人的真正的“奥运冠军”。回顾您与习近平主席的交往,什么让您感触良多?

  巴赫:有很多。习主席对体育及其价值的重视令我深感振奋。另外,每当谈到运动员时,我也会深受触动,感叹他对于中国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如数家珍。你还能感觉到,他认同奥运会的使命,即世界人民大团结,不论政治背景或政府行为。这些都让我深受鼓舞。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经指出,巴黎奥运会“更年轻、更包容”。而拥抱年轻人、关注年轻人的喜好正是目前国际奥委会的重要工作方向。

  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首次以正式比赛项目的身份亮相亚运赛场;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践行奥林匹克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第一届奥运会,增设霹雳舞、滑板、攀岩和冲浪四个大项,这些都体现出现代奥林匹克对于吸引年轻人的重视。

  邹韵:说到电子竞技,国际奥委会现在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2027年,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将在沙特阿拉伯举办。

  巴赫:我们开始接触电子游戏群体,了解游戏行业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情况。之后我们组织了第一次电竞比赛,研究它的运作方式。最终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于是我们决定迈出下一步,即于2027年在沙特阿拉伯举办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在筹备阶段,我们已经举办了不少活动和资格赛。希望此举能为电子竞技领域开辟一个新的发展维度,同时也为传统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动能。

  邹韵:说起新维度,一些新项目入奥备受关注,比如龙舟赛。继东京奥运会之后,龙舟赛再次成为巴黎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您如何看待未来的“龙舟入奥”问题呢?

  巴赫:制定奥运会比赛项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因此很难进行重大调整,因为我们必须考虑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可持续,从而鼓励更多国家举办奥运会。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无法做出任何承诺,在我的任期结束后将由我的继任者来决定。

  邹韵:谈到新兴事物,人工智能如今正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也不例外。如何在传统体育与人工智能这样的科技进步之间找到平衡?

  巴赫:正如你所说,人工智能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体育并不处于社会之外的孤岛上,而是处于社会的中心,体育不可能对人工智能关门闭户。我们必须要做以及正在做的是,体育在这方面或许处于独特位置,我们要确保以人为本的方针。在体育领域,不存在人工智能最终是否会取代人类或主宰人类这样的终极伦理问题。在体育领域,百米赛跑永远需要运动员、需要人来完成。因此,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上。这样观众将会更加享受比赛,因为运动员可以接受更加个性化的训练,从而得到更好的训练。很多比赛中的判罚也将更准确,人为的错误将会减少。最后,人工智能还能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奥运观赛体验。

  邹韵:巴赫主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际奥委会的长期合作伙伴,与您和国际奥委会一起经历了许多难忘的高光时刻和里程碑,这当中包括开设CCTV奥林匹克频道。总台奥运会转播报道触达观众人次创下新高,转播中也运用了许多前沿的创新技术等。在您看来,总台为奥运会转播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您如何评价双方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

  巴赫:我们的合作成效显著。还记得那是在2015年,在跟习近平主席会面时,我们首次探讨开设奥运频道的想法,习近平主席立即表示赞同。最终,在慎海雄台长的带领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此后的发展是惊人的,不只是数量,质量上更是实现了飞跃。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8K技术,引领提升了各项体育赛事的转播质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极好的伙伴,这是充满活力的伙伴关系。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邹韵:就在我们采访前几个小时,总台授予了您一项特殊的荣誉,也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荣誉员工”证书。您有什么感受?

  巴赫:我很兴奋。这份真挚的友谊让我深为感激。而且我还得知,这个身份意味着以后在奥运会期间我都可以很受欢迎地进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工作场地。这事很美好,这种友好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充满感激。

  邹韵:巴赫主席,多年来,您一直把“改变与被改变”作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箴言。回首担任奥委会主席的12年,您最引以为豪的治理和改革方针是什么呢?

  巴赫:我们进行过许多变革,我认为从中挑不出“之最”,因为最终这些变化相得益彰。

  邹韵:是一幅完整的图景。

  巴赫:是这样的。例如,我们变革了选拔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程序,整个流程更加公开透明、更加理性,消除了政治游说、资金挥霍以及腐败活动等因素的干预。同时,我们革新了奥运会的筹办过程,提升了可持续性和可行性。我们在运动员赋权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

  邹韵:一切都相互交织。

  巴赫:没错,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邹韵:巴赫主席,大约一个月后,国际奥委会将从现有的7位候选人中选出新任主席。您怎么看这次选举?此外,您担任主席一职已有12年,您认为一名成功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巴赫:我不会对这次选举表态。7位候选人都在全力以赴,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毕竟12年前我也经历过同样的过程。但我认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最重要的能力是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只有团结一致,奥林匹克运动才能保持影响力。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必须保持政治中立。奥林匹克运动不能在政治议题中站队,哪怕有时这很难做到。

  邹韵:巴赫主席,您强烈反对体育政治化。遗憾的是,尤其是在近期,我们看到一些国家采取了单方面的行动,例如美国决定不再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缴纳会费。您如何看待这种单边行为对全球体育发展的影响?

  巴赫:国际奥委会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就已经清楚表明,所有遵守规则的运动员都应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和国际赛事。这是我们的使命,也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问题更主要是在技术层面,涉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美国奥委会及残奥委会,和美国反兴奋剂机构之间的协调。我希望他们能找到解决方案,并且统一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立场,为全世界所有运动员创造公平的条件。

  邹韵:您卸任后有什么计划吗?

  巴赫:前4个星期,我打算好好睡一觉。之后再想想做什么,肯定还是会做点事情的。

  邹韵:或许是跟体育相关的事业?

  巴赫:会花更多时间去运动。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不会再担任体育组织的职务。当然,如果有人在我卸任后找我帮忙搭把手,我也会考虑。我也会思考,看看自己是否还能为社会出一份力,帮助他人实现目标。

  邹韵:在这份工作中,您最不舍的是什么?

  巴赫:我最不舍的应该是每天和年轻人交流的机会,这是我的灵感来源。无论是学生还是运动员,或者是学生运动员,我都能从他们身上得到颇多启发。就在昨天(2月18日),我在北京体育大学又有了这样的经历。这些时刻都非常珍贵,我想这将是我最怀念的部分。

  邹韵:说到年轻人,其实您小时候也是被父母拖进击剑俱乐部的。用您的话说,“那时候眼泪哗哗地流,但最后还是进了俱乐部”。听起来您当时并不情愿,甚至还挺抗拒的。但后来您成为首位获得过奥运金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您会给年轻一代提什么建议?有没有哪些人生经历对您影响深远,也许能给他们带来启发?

  巴赫:点燃你的激情!我只跟他们说这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想法和计划,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最热爱的东西,别左顾右盼,要坚定地走下去,哪怕有时候看起来很难。即使看似不可能,也要追随你的热情。但同时要明白,没人能靠自己单打独斗实现梦想,你需要伙伴、团队、支持者和朋友,这样的环境能够真正点燃你的激情。我认为这是非常充实、有意义的经历,许多成功的运动员正是这么做的,点燃激情!

  邹韵:最能点燃您激情的是什么呢?

  巴赫:是体育运动。

  邹韵:是因为那种感觉吗?或是因为获胜的结果?还是竞赛、进步和提升自我的过程?

  巴赫:要么主动求变、要么被动改变。一个人必须不断进步,否则就会落后。这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我们永远不会达到至臻至美的时刻,总是还能做得更好。而激情总会驱使我们向前,也总能让我们直面新的挑战和困惑。

  邹韵:很高兴能与您交流畅谈,非常感谢您分享的这些真知灼见,祝您一切顺遂!

  巴赫:非常感谢,也祝你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切顺遂!

  邹韵:巴赫主席,非常感谢您!

  亲爱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同事们:

  请继续一如既往出色地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祝贺你们!谢谢你们接纳我成为总台的荣誉员工!”

  ——托马斯·巴赫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巴赫主席对于体育事业的热忱与追求。他表示,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给予国际奥委会的大力支持,并为国际奥林匹克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我们也期待,未来中国能同国际奥委会一道,继续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团结和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总策划丨慎海雄

  总监制丨李挺

  监制丨申勇 张勤

  总制片人丨潘林华 解立楗

  制片人丨阴丽萍

  记者丨邹韵

  摄像丨路一鸣 柳明 李向伟

  策划丨高雨杉

  编导丨沈霖 钱思羽 胡炜炜

  外联丨韩硕 庄莹

  配音丨姚宇军

  新媒体丨宣霁祐 戚靖康 王若同 钟一宁 张雪晴 朱隆洲

  行政协调丨董婧唯

  技术监制丨刘昭明

  视觉包装丨侯天博 尚萌

  后期主管丨赵辛

  后期制作丨钱子琦 郝元翰 张宁毓 欧鹏鹏 李戌辰

  音频丨丁宝宏 马思遥

  技术支持丨 姜昆

  鸣谢丨国家体育总局

(责任编辑:王炬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