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学者:中国的扶贫理念对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具有启迪意义

2024-11-13 21:23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将一如既往地以热情的姿态欢迎各国领导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讨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也是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之间举行会议和对话的有效平台。

  据巴西外交部透露,共有55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拜登以及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这表明,尽管人们对G20在面对最紧迫和最深刻的国际问题时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表示些许怀疑,但毫无疑问,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对话平台。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巴西外交部表示,在峰会开幕式上将宣布成立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这项巴西提出的倡议旨在动员G20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努力,在2030年之前消除饥饿和贫困。

  在我看来,这正是受到中国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里消除极端贫困的启发。毫无疑问,不论是卢拉总统第一任期期间提出的零饥饿计划等倡议,还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对于这个联盟来说都是非常有用和具有启迪意义的。

  本届峰会将在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该博物馆是巴西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由建筑师阿方索·爱德华多·雷迪设计。在移步换景中,伯勒·马克思花园的绿色、瓜纳巴拉湾的蓝色以及面包山的壮丽景色都将映入与会者的眼帘,呈现出一组和谐的艺术和自然之美。

  不难想象,瓜纳巴拉湾之光将照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的心灵,让合作精神驱散国际舞台不确定性的阴霾。如果不消除威胁世界和平的战争思想,那么,推进“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甚至消除饥饿这些人类的崇高目标将越来越难以实现。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

  无论本次里约峰会将取得何种成果,我最大的期待就是习近平主席将对巴西进行的国事访问。卢拉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不仅是庆祝巴西与中国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亮点,也将加强中巴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前景。(编译:鲁扬)

  (作者施若杰是巴西圣保罗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巴西研究中心主任)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巴西学者:中国的扶贫理念对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具有启迪意义

2024年11月13日 21:23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施若杰【巴西】

  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将一如既往地以热情的姿态欢迎各国领导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讨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也是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之间举行会议和对话的有效平台。

  据巴西外交部透露,共有55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拜登以及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这表明,尽管人们对G20在面对最紧迫和最深刻的国际问题时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表示些许怀疑,但毫无疑问,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对话平台。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巴西外交部表示,在峰会开幕式上将宣布成立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这项巴西提出的倡议旨在动员G20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努力,在2030年之前消除饥饿和贫困。

  在我看来,这正是受到中国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里消除极端贫困的启发。毫无疑问,不论是卢拉总统第一任期期间提出的零饥饿计划等倡议,还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对于这个联盟来说都是非常有用和具有启迪意义的。

  本届峰会将在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该博物馆是巴西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由建筑师阿方索·爱德华多·雷迪设计。在移步换景中,伯勒·马克思花园的绿色、瓜纳巴拉湾的蓝色以及面包山的壮丽景色都将映入与会者的眼帘,呈现出一组和谐的艺术和自然之美。

  不难想象,瓜纳巴拉湾之光将照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的心灵,让合作精神驱散国际舞台不确定性的阴霾。如果不消除威胁世界和平的战争思想,那么,推进“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甚至消除饥饿这些人类的崇高目标将越来越难以实现。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

  无论本次里约峰会将取得何种成果,我最大的期待就是习近平主席将对巴西进行的国事访问。卢拉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不仅是庆祝巴西与中国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亮点,也将加强中巴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前景。(编译:鲁扬)

  (作者施若杰是巴西圣保罗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巴西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