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国同日承认巴勒斯坦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2024-05-23 07:32 来源:环球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欧洲三国同日承认巴勒斯坦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2024年05月23日 07:32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范安琪】22日,挪威首相斯特勒、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爱尔兰总理西蒙·哈里斯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我有信心,未来几周将有更多国家与我们一起迈出这重要的一步。”爱尔兰总理哈里斯在当天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欧洲三国在同一天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背后有哪些考量?又会对当前中东局势的走向和巴以问题的解决产生哪些影响?《环球时报》22日采访多名专注于中东和欧洲事务的专家,他们分析认为,欧洲多国的外交决定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对提升巴勒斯坦的国际地位,尤其是防止巴以问题被边缘化具有积极意义。这一外交宣誓也将产生“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未来在该问题上站在美国立场的国家将会进一步减少,西方内部在巴以问题上的分裂也将加剧。不过,专家同时认为,国际社会的压力恐难以改变以色列的一意孤行和在加沙的既定军事部署。

  为何是这一时间节点?背后有哪些考量?

  “这是历史性的一步。”西班牙媒体《日报》22日这样评论西班牙政府当天的外交决定。“西班牙人民能高昂着头,心安理得地说,他们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该国首相桑切斯当天表示,这一决定反映了大多数西班牙人民的意愿,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民众拖欠的“历史债务”已有几十年之久,“是时候把言语转化为行动了。”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挪威首相斯特勒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挪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将于5月28日生效。这一决定已通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当局。与此同时,挪威也将支持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地位。

  “至少在外交层面上,2024年5月很可能作为相当成功的月份载入巴勒斯坦史册。”“德国之声”评论称,在多个欧洲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前,联合国大会就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支持巴勒斯坦入联,并赋予巴勒斯坦在联合国以更多的权利和特权。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洲三国在这一时间节点同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背后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不久前联合国大会围绕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投票,在联大层面通过,但在安理会层面被美国否决。这显示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是国际社会的一种普遍愿望,虽然此次在联合国层面未能实现,但它推动了一些国家以双边的形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他表示,第二大原因是新一轮巴以冲突把正在被边缘化的巴以问题再次带回到中东局势的中心。随着冲突愈演愈烈,大多数国家意识到,只有实现“两国方案”,才能找到地区长期安全的出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此轮巴以冲突爆发伊始,欧洲对此的态度就是分裂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希望欧洲在巴以问题上保持“一个声音”,但很快遭到了强烈反弹,并被认为是“完全跟着美国的立场走”。他认为,此次欧洲三国作出这一外交决定,均是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外交原则、历史传统和各自国内的民意,既有对巴勒斯坦人道主义状况的担忧,也有对欧洲自身社会安全的考量。

  “德国之声”分析认为,西班牙与许多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在马格里布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保持着良好关系。在过去许多年里,西班牙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间逐渐确立了“受人尊敬的斡旋者地位”。而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爱尔兰一直是巴勒斯坦的坚定支持者,这一立场也受其自身历史影响,因为一些爱尔兰人将犹太人迁徙至中东地区与英国新教徒在爱尔兰北部定居作类比。相比于这些国家,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则在巴以问题上的表态更加“谨慎”,虽然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保有联系,但只有在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才愿意承认其国家身份。

  将产生“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

  欧洲三国同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将对加沙局势和国际社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洲三国的外交决定和表态,显然对提升巴勒斯坦国际地位、防止巴以问题被边缘化有正面积极作用。

  “当前巴勒斯坦之所以任人欺凌,和不能建立自己的国家、不能加入联合国、无法通过国际法维护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多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加之联大通过涉巴勒斯坦入联决议,都将有利于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重新纳入到国际议程中去。”他表示,从近期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来看,巴勒斯坦问题正重新受到国际的关注,这对巴勒斯坦最终完全成为一个国家行为体将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不过,田文林认为,欧洲三国的表态对当前加沙局势走向的影响可能较为有限,以色列很难改变既定的军事部署。“现在看来,国际压力难以改变以色列的一意孤行。以色列现在连美国的话都不完全听,遑论欧洲国家。”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认为,欧洲多国的最新表态显示出,未来或将有国家,包括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不再站在美国的固有立场上。以色列单方面的军事行动导致的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正在引发更广泛的不满和担忧,这也意味着巴以问题或将迎来一个“纠偏”的过程,“过去这些年来,由于美国固有立场导致的被倾斜的天平,正在被更多更大的民意逐渐纠正。”他对《环球时报》表示。

  他认为,挪威、西班牙、爱尔兰都是发达国家,也是在国际上较有发言权的国家,他们的表态会对以色列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也可能会在国际层面引发“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在包括拉美、非洲、伊斯兰国家内掀起一股新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浪潮,推动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作为主权国家并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

  据半岛电视台此前报道,除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外,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也有望在近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届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盟成员国数量将会增至12个。

  不过,刘中民对《环球时报》表示,欧洲多国的最新表态虽然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也将为巴勒斯坦建国创造更有利的国际法基础和国际舆论环境。但从现实来看,巴勒斯坦距离成为一个事实上的主权国家恐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真正的建国并不单单靠外部的承认,而是需要有稳定的领土,要建立独立的可以治理国家的政府,拥有自己的军队,解决内部事实上的分裂局面,这样才能有完整意义上的主权。”

  西方内部在巴以问题上的分裂正在加剧

  多名专家分析认为,欧洲多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最新表态也显示出,西方内部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分裂正在加剧。

  “西方内部对巴以问题的分裂态度还在继续加剧。不仅欧洲和美国的立场不同,欧洲内部各国的态度也有温差,甚至每个国家内不同政党的想法也是分裂的。”刘作奎对《环球时报》分析认为,欧洲在巴以问题上最终可能分为三派,“承认巴勒斯坦国派”“不承认派”“静默派”。但无论如何,此次欧洲三国共同表态像是“撕开一个口子”,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田文林则认为,当前阻碍巴勒斯坦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最大障碍依然是美国和以色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和西方阵营的领头羊,美国反对巴勒斯坦地位的提升,会使其他国家的表态在实际效果上打一个折扣。但可以看出,欧洲和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和温差正在加大,甚至渐行渐远。”

  多年以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受阻,但巴勒斯坦作为一个国家已得到广泛承认。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巴勒斯坦建国,并先后得到130多个国家承认。

(责任编辑:马常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