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答|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事件三问

2024-03-24 05: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莫斯科3月23日电 热点问答|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事件三问

   新华社记者刘恺 华迪 江宥林

   22日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数名武装分子向民众开枪,并投掷燃烧弹引发火灾。俄侦查委员会23日下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遇难人数已上升至133人。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恐袭已造成143人死亡。

   这起恐袭为何造成如此严重伤亡?袭击系何人所为?俄方如何应对?

   伤亡为何如此严重

   袭击发生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位于莫斯科大环线附近区域。这里常有知名歌星和乐队举办音乐会,在民众中享有盛誉,通常人员较为密集。

   俄分析人士指出,袭击者特意在周五晚间人群最密集时下手,显然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此外,俄总统选举日前刚结束,莫斯科安保从之前的高度戒备到现在相对放松,这也是恐怖分子选择时机的重要原因。

   俄侦查委员会指出,对音乐厅的初步检查结果表明,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自动武器,并使用易燃液体纵火,音乐厅的房顶被熊熊大火烧塌,导致很多遇难者死于枪伤或燃烧物中毒。

   俄安全专家韦谢洛夫指出,安保措施不足,安保人员无权佩枪,因此他们无法在现场有效遏制恐袭并反击,加之安保力量不足、执法队伍人手缺乏,这都是袭击者得手的原因。另有俄专家指出,俄在大型活动期间通常设置多层警戒线,并在设施入口仔细检查。然而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安保措施未得到完全实施。

   袭击到底何人所为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23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说,目前已拘捕11名涉嫌参与恐怖袭击的嫌疑人,其中4人直接实施了恐袭。俄内务部说,这4人均为外国公民。

   俄联邦安全局提供的消息显示,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这4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否认乌方参与恐袭。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俄方尚未证实这一说法。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在社交媒体发布了对两名恐袭嫌疑人的审讯视频。其中一人说,一个月前有人在社交媒体“电报”上联系他,下达了“无差别射杀音乐厅内所有人”的任务,并向他提供武器和资金,3月4日他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

   截至发稿时,俄方尚未公布嫌疑人身份。俄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清理现场、收集物证、研究监控录像等工作。

   俄当下如何应对

   目前,俄罗斯侦查和执法机构正在全力查明此次恐袭的所有细节。

   普京23日下午发表电视讲话时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承诺为伤者及其家属提供救助,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普京表示,已在全国范围采取额外的反恐和反破坏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下新的罪行。

   普京强调,此次恐袭是对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的暴行,所有实施者、组织者、策划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无论他们是谁、无论是谁指使他们”。

   普京还说,期待同所有真正愿意真诚分担俄罗斯痛苦的国家进行协作,真正联手打击共同的敌人——国际恐怖主义。(参与记者:陈汀、黄河、赵冰、彭培根)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顶部旗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热点问答|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事件三问

2024年03月24日 05: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莫斯科3月23日电 热点问答|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事件三问

   新华社记者刘恺 华迪 江宥林

   22日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数名武装分子向民众开枪,并投掷燃烧弹引发火灾。俄侦查委员会23日下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遇难人数已上升至133人。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恐袭已造成143人死亡。

   这起恐袭为何造成如此严重伤亡?袭击系何人所为?俄方如何应对?

   伤亡为何如此严重

   袭击发生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位于莫斯科大环线附近区域。这里常有知名歌星和乐队举办音乐会,在民众中享有盛誉,通常人员较为密集。

   俄分析人士指出,袭击者特意在周五晚间人群最密集时下手,显然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此外,俄总统选举日前刚结束,莫斯科安保从之前的高度戒备到现在相对放松,这也是恐怖分子选择时机的重要原因。

   俄侦查委员会指出,对音乐厅的初步检查结果表明,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自动武器,并使用易燃液体纵火,音乐厅的房顶被熊熊大火烧塌,导致很多遇难者死于枪伤或燃烧物中毒。

   俄安全专家韦谢洛夫指出,安保措施不足,安保人员无权佩枪,因此他们无法在现场有效遏制恐袭并反击,加之安保力量不足、执法队伍人手缺乏,这都是袭击者得手的原因。另有俄专家指出,俄在大型活动期间通常设置多层警戒线,并在设施入口仔细检查。然而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安保措施未得到完全实施。

   袭击到底何人所为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23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说,目前已拘捕11名涉嫌参与恐怖袭击的嫌疑人,其中4人直接实施了恐袭。俄内务部说,这4人均为外国公民。

   俄联邦安全局提供的消息显示,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这4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否认乌方参与恐袭。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俄方尚未证实这一说法。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在社交媒体发布了对两名恐袭嫌疑人的审讯视频。其中一人说,一个月前有人在社交媒体“电报”上联系他,下达了“无差别射杀音乐厅内所有人”的任务,并向他提供武器和资金,3月4日他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

   截至发稿时,俄方尚未公布嫌疑人身份。俄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清理现场、收集物证、研究监控录像等工作。

   俄当下如何应对

   目前,俄罗斯侦查和执法机构正在全力查明此次恐袭的所有细节。

   普京23日下午发表电视讲话时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承诺为伤者及其家属提供救助,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普京表示,已在全国范围采取额外的反恐和反破坏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下新的罪行。

   普京强调,此次恐袭是对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的暴行,所有实施者、组织者、策划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无论他们是谁、无论是谁指使他们”。

   普京还说,期待同所有真正愿意真诚分担俄罗斯痛苦的国家进行协作,真正联手打击共同的敌人——国际恐怖主义。(参与记者:陈汀、黄河、赵冰、彭培根)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