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球时事 > 正文
中经搜索

唯一协定险遭废除 日韩军事合作步履蹒跚

2020年08月29日 07: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唯一协定险遭废除 双边关系低谷徘徊

  日韩军事合作步履蹒跚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5日凌晨,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迎来通知终止的最后期限。但韩国方面并未发出通知,预计该协定将继续维持下去。

  自2019年7月日本对韩实行限制出口措施以来,日韩关系一直呈低迷状态。韩国曾一度威胁“随时可以终止”《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专家指出,该协定是日韩间唯一有关军事方面的协定,双方应会慎重对待。

  续约风波不断

  据日媒报道,日本方面对协定延长表示“欣慰”。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8月2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日韩三国都认为合作非常重要。

  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签署于2016年11月23日,以便双方共享敏感军事情报。协定为期一年,届满自动延长。韩日任何一方如果不愿续签,需要提前90天、即8月24日以前向另一方通报终止协定。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8月4日曾表示,韩国政府随时可以终止协定。韩方将根据日本撤销出口限制措施的进展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利,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每年续签。

  这并非韩国首次在协定续签问题上言辞激烈。2019年7月,日本政府把3种关键半导体工业原材料列入对韩出口管制对象,并在8月初把韩国排除出贸易“白色清单”,引发韩方不满。8月22日,韩国政府称日本以缺乏互信为由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导致两国安全合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将不再续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美国的要求和协调下,11月22日,韩国在当年协定失效前表示,将“有条件地”续签协定并与日方进行对话。

  美国强力施压

  “在与日本的贸易谈判和协商中,韩国缺乏有效应对手段,只能在安全议题上抛出威胁言辞,同时又没有相应的贯彻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韩国对日外交的一种无奈表现。”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家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韩国政府之所以改弦更张,主要是因为美国。”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分析称,“废弃《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意味着将脱离韩美日三方安全合作的轨道。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协定早已不是韩国随时可以使用的一个筹码。事实上,日本对此也心知肚明。”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一旦韩国单方面宣布终止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难免会导致混乱,还可能导致韩美关系恶化。

  “美国是影响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续签的首要因素。”李家成指出,在东北亚地区,美国尚未组建如北约一般的多边军事联盟。在与日、韩分别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后,美国希望看到日韩之间也加强军事合作,这有利于美国在该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在美国的压力下,韩国不得不小心翼翼看其眼色行事。此外,在韩朝关系面临不确定性、美朝关系停摆的情况下,韩国为确保自身安全,依赖来自美、日的军事情报源,因此会尽力避免在安保领域采取大的动作。

  双方仍将谨慎

  “安保领域的合作呈现出意想不到的不稳定状态,这代表了难以找到改善路径的日韩关系现状。”日媒近日的一篇报道这样感叹。当前,日韩关系持续在低谷徘徊。除经贸摩擦难解外,两国在劳工问题、“慰安妇”等方面的矛盾不断发酵。

  日韩关系走低,暂时延续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面临着怎样的命运?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近日表示,协定有助于强化韩日间的安保合作和联系,能够对本地区安全稳定“做出贡献”,因此有必要稳定运行。在日韩关系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仍强烈要求(韩方)能够恰当应对。”

  李家成指出,《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是日韩在安保领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合作协定,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是日韩关系的“晴雨表”。“一旦该协定被废除,日韩关系将下滑到难以挽回的地步。目前来看,韩国更多寄希望于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赢得对日贸易谈判胜利,而无须诉诸废除军事合作协定这一‘杀手锏’。”

  “协定的前景还要看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美朝、美韩关系未来趋势;二是日韩贸易谈判情况。”李家成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日韩应会保持谨慎,续签协定。

  本报记者 李嘉宝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唯一协定险遭废除 日韩军事合作步履蹒跚

2020-08-29 07: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唯一协定险遭废除 双边关系低谷徘徊

  日韩军事合作步履蹒跚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5日凌晨,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迎来通知终止的最后期限。但韩国方面并未发出通知,预计该协定将继续维持下去。

  自2019年7月日本对韩实行限制出口措施以来,日韩关系一直呈低迷状态。韩国曾一度威胁“随时可以终止”《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专家指出,该协定是日韩间唯一有关军事方面的协定,双方应会慎重对待。

  续约风波不断

  据日媒报道,日本方面对协定延长表示“欣慰”。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8月2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日韩三国都认为合作非常重要。

  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签署于2016年11月23日,以便双方共享敏感军事情报。协定为期一年,届满自动延长。韩日任何一方如果不愿续签,需要提前90天、即8月24日以前向另一方通报终止协定。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8月4日曾表示,韩国政府随时可以终止协定。韩方将根据日本撤销出口限制措施的进展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利,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每年续签。

  这并非韩国首次在协定续签问题上言辞激烈。2019年7月,日本政府把3种关键半导体工业原材料列入对韩出口管制对象,并在8月初把韩国排除出贸易“白色清单”,引发韩方不满。8月22日,韩国政府称日本以缺乏互信为由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导致两国安全合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将不再续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美国的要求和协调下,11月22日,韩国在当年协定失效前表示,将“有条件地”续签协定并与日方进行对话。

  美国强力施压

  “在与日本的贸易谈判和协商中,韩国缺乏有效应对手段,只能在安全议题上抛出威胁言辞,同时又没有相应的贯彻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韩国对日外交的一种无奈表现。”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家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韩国政府之所以改弦更张,主要是因为美国。”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分析称,“废弃《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意味着将脱离韩美日三方安全合作的轨道。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协定早已不是韩国随时可以使用的一个筹码。事实上,日本对此也心知肚明。”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一旦韩国单方面宣布终止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难免会导致混乱,还可能导致韩美关系恶化。

  “美国是影响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续签的首要因素。”李家成指出,在东北亚地区,美国尚未组建如北约一般的多边军事联盟。在与日、韩分别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后,美国希望看到日韩之间也加强军事合作,这有利于美国在该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在美国的压力下,韩国不得不小心翼翼看其眼色行事。此外,在韩朝关系面临不确定性、美朝关系停摆的情况下,韩国为确保自身安全,依赖来自美、日的军事情报源,因此会尽力避免在安保领域采取大的动作。

  双方仍将谨慎

  “安保领域的合作呈现出意想不到的不稳定状态,这代表了难以找到改善路径的日韩关系现状。”日媒近日的一篇报道这样感叹。当前,日韩关系持续在低谷徘徊。除经贸摩擦难解外,两国在劳工问题、“慰安妇”等方面的矛盾不断发酵。

  日韩关系走低,暂时延续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面临着怎样的命运?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近日表示,协定有助于强化韩日间的安保合作和联系,能够对本地区安全稳定“做出贡献”,因此有必要稳定运行。在日韩关系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仍强烈要求(韩方)能够恰当应对。”

  李家成指出,《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是日韩在安保领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合作协定,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是日韩关系的“晴雨表”。“一旦该协定被废除,日韩关系将下滑到难以挽回的地步。目前来看,韩国更多寄希望于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赢得对日贸易谈判胜利,而无须诉诸废除军事合作协定这一‘杀手锏’。”

  “协定的前景还要看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美朝、美韩关系未来趋势;二是日韩贸易谈判情况。”李家成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日韩应会保持谨慎,续签协定。

  本报记者 李嘉宝


(责任编辑:何欣)

查看余下全文